“妈,你能不能不管我。”32岁的小妍(化名)摔门而去,留下王阿姨一个人呆立在房间。
从小,王阿姨就习惯对女儿的学习生活大包大揽。近两年,小妍陷入低潮期,投资失败,婚姻问题又始终没有着落。王阿姨开始事无巨细地了解女儿的情况。可几乎每次交流,母女二人都会发生冲突,王阿姨觉得女儿不听话,小妍认为母亲太专制。
近段时间,王阿姨唉声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常坐在窗前发呆,脑海里不断浮现和女儿争吵的画面。她甚至开始失眠,有时好不容易睡着,却被噩梦惊醒,梦到女儿离家出走。她还常常感觉心跳加速、双手颤抖,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胸闷、喘不上气的情况,记忆力和注意力也严重下降。
好在,丈夫和女儿发现异常,带王阿姨到医院就诊。
王阿姨告诉医生,她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为女儿不理解自己而愤怒,同时又为自己没有办法帮助孩子感到挫败。
经检查,医生诊断王阿姨患上了广泛性焦虑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理障碍,表现为长期的担忧、紧张和无法放松的状态。
经过抗焦虑与改善睡眠治疗,王阿姨的症状略有改善。但因为每天会给女儿打电话,一旦谈话不愉快,王阿姨的情绪就会变得很糟糕。
心病还需心药医。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朱华平表示,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很多时候父母的担忧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尝试放下执念,在心理上与子女和解、与自己和解很重要。
在心理专家的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王阿姨鼓起勇气向女儿表达自己的歉意和对她的爱,两人终于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虽然观点仍有分歧,但这次她们学会了倾听和包容。此后,王阿姨的一系列症状逐步缓解。
朱华平还提出,父母可以尝试与子女拉开一定距离,注重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目光过度聚焦在子女身上。当然,一旦心理问题导致出现明显躯体症状,影响正常社会功能时,务必及时到正规机构就医,接受专业心理咨询。
(记者 林乐雨)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