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孙先生10年前突然出现双下肢麻木不适、走路乏力,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024年初,孙先生病情加重、无法正常行走,只能依靠拐杖缓慢挪步,痛苦不堪,于是来到医院就诊。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后发现,孙先生并非腰椎间盘突出,完善胸椎、腰椎CT及核磁共振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胸椎管狭窄症并脊髓损伤。随后为其制定了“胸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案。手术顺利完成后,压迫完全解除,脊髓恢复正常外形,孙先生恢复良好。
医生表示,胸椎管狭窄患者一旦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行走困难,就已经是神经、脊髓受压了,此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如果等到接近截瘫的程度再做手术,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大众卫生报(7.2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