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振忠
最近读了温铁军的《八次危机》一书, 很有收获, 也很有感想: 这书中所述的“八次危机”, 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所遭遇的8次经济危机。 这8次危机4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前, 4次发生在改革开放后。 作者用唯物史观和科学的经济理论, 深刻地探究了8次危机发生的根源, 详实地阐明了党和政府围绕这8次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这些措施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结果, 可以说是一部共和国建国后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史, 是一部研究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科书。 阅后, 我有许多感想:
其一, 这每隔几年就有一次的严重经济危机, 显示着在我国社会主义道路上, 不是我们歌里唱的: “我们走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 一马平川, 一帆风顺, 其间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而且, 有些挫折大的有让整个经济体系“崩溃”之虞, 美国章家敦之流炮制“中国崩溃论”还是有点影的。 这本书直白也是实事求是地把这些困难挫折称为“危机”, 让我这个草民看到了历史的真实。
其二, 书中对8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由做了详尽的解析。 其原由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内部原因一是和急于改变落后面貌而产生的“急切”情绪有关, 二是和国际政治形势的紧张有关。 上世纪六十年代, 同时与美帝、苏修两强对峙的压力, 逼迫我国不得不搞没效率不经济的"三线建设"就是一例。 外部原因则有两种: 建国初是苏联突然撤销援助造成的; 改革开放后多是我国加入国际市场后, 我国落后的工业技术产能受到西方先进技术产能的严峻挑战, 以及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发生危机而传入的。
其三, 这些危机的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 让我们老百姓直接感受到的, 比如上世纪6、70年代城市工人干部工资冻结, 比如文革前和文革后多波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比如改革开放后的大批国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
其四, 这些经济危机是我国探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付出的必然代价, 生动地诠释了“摸着石头过河”这句邓小平同志名言的实在和实践性。 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必然就有“失足踏空”决策失误的时候。 比如教育、医疗产业化。 俗话说,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8次经济危机, 是中国共产党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一个落后农业国高速地改造成一个现代工业国所付出的代价, 安然度过8次经济危机, 也是我们的国创造的一个“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的地球奇迹。
其五, 这些个危机代价不可谓不大。 而转移这些代价的承受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农业。 中国农民为危机的“软着陆”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因此, 他们为共和国实现工业化做出了无以言说的巨大贡献。 进入21世纪后, 党和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开展扶贫攻坚战役, 既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 也是“城市集团”反哺农业的道德之举。
其六, 如果说每次危机都是一道坎的话, 那么在每道坎面前, 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没有畏缩,没有倒退, 都是用对内改革的办法积极应对。 而每次危机的克服, 都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大大地向前迈出一大步。
其七, 8次经济危机是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化跨越中遇到的困难, 也是全球发展中国家较为普遍遇到的问题。 但是, 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跨越时都失败了,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即是。 我国的成功经验是: 第一, 作为社会领导核心的党有超强的组织执行能力。 这个能力保障了党的决策能“全国一盘棋”地组织和执行, 能组织全社会用“愚公移山”的奋斗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第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科学。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 既适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模式, 也采用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科学部分。 不洋教条也不土教条, 实事求是,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这效果就是不一样。 第三, 共产党的领导聪明。 面对经济危机袭来时“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 党总能找到应对的办法和策略, 并驾驶中国这艘超大船平安驶出危险。 任何大政方针的改革都经过试点, 取得经验方大面积推广, 因此, 这些办法策略都是有远见卓识和实践检验的科学决策。 比如, 胡锦涛任书记温家宝任总理的时期, 08年遇到了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 积极参与全球化的我国自然不能幸免, “两头向外”的中国经济遭到严重打击, 很多工厂倒闭, 很多工人失业, 为了拉抬经济扶持就业, 那届领导班子制定了并执行了4亿万元的主要面向“铁公基”的大规模投资方案, 当时国内外一片批评声, 说这是“饮鸩止渴”。 很多人都没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引以为豪的在与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底气—— 全球唯一的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 很多竟是这4万亿建的基。 对于错误的改革, 党和政府一旦发现问题, 也会及时纠正。 比如房地产过热后政策的调整。 第四, 中国的老百姓很能“吃苦”。 国家层面的改革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 在一次次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群体怀着对党的信任, 默默承受着, 没有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上街闹事, 让社会保持着稳定, 让党和政府的改革有转圜的余地。 英明的党、团结的人民, 这是我们战胜各种危机的“独门”法宝, 这是所谓“中国模式”的本质内涵。 很多国家见证中国的发展成就, 也想学习“中国模式”, 复制中国成就, 没有中国这样的党, 没有中国这样的人民, 恐怕都是空谈。
其八, 8次经济危机之后不会是句号, 在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还会有不同形式的危机发生, 这是由“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矛盾规律决定的, 也是参与国际市场受资本运动规律决定的。 但我相信, 无论今后再有多大的危机, 只要有党的英明坚强领导, 有人民的团结一心, 再多再大的危机也能克服。
篇后注: 本篇不是诗。 之所以采用诗的句式, 是为了适应手机阅读, 让眼睛不觉累。
好友笃祥先生读后又有生发, 现抄录于下: 终于,看到了振忠一篇涉及国家前途命运的短文。文章写得好,感触很深!
温铁军教授长期在高层从事国家大政方针的研究,对情况比常人了解得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其论事实事求是,不虚掩不粉饰,论理扎实有据,辩证合理。每读其文章都收获良多,令人折服。振忠八点感想,亦是重情懂理,写出了许多人共同的感受和心得。 其实,中国能安度八次危机,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老百姓支持共产党,服共产党,信共产党,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坚信共产党有办法,坚定地和共产党站在一起共克时艰。
为什么中国老百姓这么信服共产党?主要是因为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写在了党旗上,落在行动中,以至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鲜血和生命!一百多年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中,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只有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党内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一定会受到党和人民的处理惩罚。所以,中国的老百姓就信服这个党呀!就支持这个党呀!即使有时候某些政策在制定或执行中有些偏差,不太合适,群众也都能理解,积极协助党进行纠正。 共产党也是由人组成的。是人哪有永远都正确不犯错误的事情呢?错了改了就好了。
还是毛爷爷说得好:"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爷爷的话说得真好呀!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相信群众相信党,我们的未来就一定会非常美好!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大地先生读后有诗,现抄录于下:
七律·赞振忠兄读 《八次危机》有感 君读鸿篇意韵长, 危机八论启新航。 书中奥义潜心悟, 世象迷津着意量。 温语谆谆开智府, 睿思熠熠耀贤囊。 贤朋自此胸怀阔, 岁月悠然逸兴扬。 大地·2025·7·18
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