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770|回复: 0

“想”都是问题 ,“做”才有答案。 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复制链接]

“想”都是问题 ,“做”才有答案。 有一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发表于 2025-1-29 19:02:07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1770 0 查看全部





有网友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家离公园很近,按道理一周去两三次没什么问题,但过去几年里,每年春秋美好的户外时光,坐在草地上野餐晒太阳的日子却屈指可数。除去一些客观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有时太过用力地准备:要准备好晒太阳时看的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引人入胜;要提前几天约好朋友,更需要看一下天气预报,商量好是上午去,还是下午去,要不要在外面吃了午饭再去;如果带的东西多,是开车还是打车,开车会不会堵,堵车要停在哪里……


你有类似经历吗?为什么人们常常“过度准备”?


有的人是因为害怕开始,人们面对不确定性会有本能抗拒,于是,在对困难的想象和躲避里,无限推迟付诸行动的时间,毕竟“只要我不做,就不会失败”。而“准备”是一个让人较为安心的状态,也是极好“借口”,看上去处在一种忙碌充实状态里,可以心安理得地安慰自己,“我没有浪费时间,我只是想准备得更充分。”


有的人则是因为太过追求完美。但事实上,并没有所谓做一件事的“完美时刻”,当那个时刻到来,该有的困难,需要克服的问题依然会存在。


如何克服过度准备?为大家提供几个建议。


不要预设困难,开始行动才能拿到结果。无论如何,先干起来吧,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人生可以试错,撞南墙也可以让人成长。在适应、试错、调整、努力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成长、所锤炼的品质,不也是人生路上的宝藏吗?


抛弃完美主义。放下完美的执念,可以“微小地长进,然后持续”。


适当放低期待,说不定结果反而有惊喜。放低期待不是消极“躺平”,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可能的不完美,允许事情在你尽力之后自然地发生,也允许紧张的自己放松一点,拧巴的自己舒展一点。


据央视新闻、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内容来源:浙江老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