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665|回复: 5

想不到,科学家也忽悠人

[复制链接]

想不到,科学家也忽悠人

发表于 2024-7-15 00:39:22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665 5 查看全部
整个小说、电影、相声、小品、魔术啥的忽悠人,那是正经事,相关职业允许那样,要是不忽悠,反而没意思,干巴巴的,还不如看历史教科书,不如闭上眼睛听新闻报道。

太阳系.jpeg
图片源自网络

艺术家就得会忽悠,譬如那个电影阿什么达,那编导就很会忽悠,男女主人公非常了得,无论是武功还是道德,都高入云端,极大地调动了观众内心的善良愿望;还有那个最后突然关键时刻及时冲出的装甲怪兽,更是勇猛异常,竟然连超现代化的军事装备也干不过它,极大地回应了观众内心波澜壮阔的豪情。

但想不到的是,科学家也忽悠人。近日逛书店,看见一本书的绍介上写着“是否知晓量子力学与进化论,是欧美上流社会衡量一个人有无科学教养的标准”,觉得这话说的挺有意思,不就几十块钱吗,何不买一本见识见识欧美上流社会的科学教养标准?于是乎就买了一本,那些天是一有闲就看。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掷骰子”,可是约翰•格里宾揭示了量子力学怪异奇特而又严谨的一面————上帝也会掷骰子。牛顿告诉大家,光是粒子,可是比牛顿大13岁的惠更斯说光并非是粒子,而是一种波。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一个这么说,另一个那么说,一会这个确立了统治地位,一会那个卷土重来,那么这些问题到底是怎么样的?

作为科学家,你来我往、捉对厮杀,为了探究真理嘛,应该这样;但是,从“欣赏者”这个角度看问题,科学家们这不是在忽悠人吗?那暂时取得辩论胜利的科学家站到台上,说他是如何如何正确,如何如何科学,引得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可是,往往过了没几天,还没等芸芸众生了解获胜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另外的科学家就又闪亮登场,宣称他的成果才是正确的、科学的。

举例来说,个人觉得最忽悠人的还不是上述上帝是否掷骰子,不是光的波粒两重性,而是原子模型。一个非常经典的原子模型是,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绕中心处的原子核转动,这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动一样。可是,原子真是这样的么?一位受人尊敬的物理学家尼克•赫伯特就此写道:

“当我的儿子问我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时,我肯定地回答道,说到底,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然而,当他问我原子像什么时,我无法回答,尽管我花了我一生的时间来探索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原子‘专家’,每当我为学生画出一个原子的行星图像时,我觉得我是多么不诚实,因为在他们的祖父年代里,就已经知道这是错误的。”

我看的这本书的作者约翰•格里宾不赞同尼克•赫伯特的诚实,他认为那种诚实太残酷了,对整个物理学界太残酷。但是他也承认,“关键之处在于我们不仅不知道原子‘实际上’是什么,而且我们永远不能够知道原子‘实际上’是什么。通过一定的方法探测,我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它‘像’弹性球。用另外的方法我们发现它‘像’太阳系。再问第三组问题,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它‘像’一个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被模糊的电子包所包围。”

原子就不像什么,可是科学家们却告诉我们,原子像这个、像那个;科学家们就不知道原子“实际上”是什么,却一会教导我们说,原子是这样的,一会又教导我们说,原子是那样的。我们是否被科学家们给忽悠了?

敢情科学家也很会玩行为艺术,不停地用各种动听的高论忽悠我们。

我感谢这种忽悠,因为那些高论确实是引人入胜的,里面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只是,这样一来,诚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说,“真实并不存在”,这就不好玩了。

这本书的名字是,《寻找薛定谔的猫》(修订版),海南出版社,2009年2月第2版。作者是美国的约翰•格里宾(John Gribbin)。译者:张广才等。尼克•赫伯特的说法参见第393页。这个说法据作者标注系引自尼克•赫伯特的《量子真实性》一书之第197页。

2010-07-03
2024-07-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444

帖子

13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4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23:35:03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科学家对薛定谔的猫的解释就是个大忽悠。

本来,在我们不向匣子里面观察之前,是不知猫的死活,仅此而已。但一些科学家将此解为那个猫是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参见155页)

如果真可以像一些科学家解释的这样,那么,你就可以说你在对远方的朋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你那朋友此刻是既在给你写信又没有给你写信。

世界上真有这么离奇的事情吗?谁事后验证过,真有既写信又没写信的这类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444

帖子

13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4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0:06:53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定谔.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444

帖子

13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4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0:12:51 显示全部楼层

用尺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短,尺子可以贴着木头量,没有问题。但若去量一根头发丝的长短,尺子就不能碰触到头发丝,碰触就会导致头发丝变动。所以,测量微观事物很难,测量本身会构成对测量对象的扰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444

帖子

13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74
业余民科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0:14:39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导致,人们测量出来的微观事物,不单纯是微观事物本身,它其实是加入了人为的影响,是一种合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44

帖子

131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9
damazx2023 发表于 2024-7-18 00:00:10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忽悠人吧
大约是认识所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