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振忠
一日闲转, 见小区道路中间躺着一辆共享单车, 老伴想, 这是谁扔的? 过往车辆看不到不就压坏了! 于是上前扶起推到路边停好。
一女邻居看到说, 管它干啥? 压坏了才好! 老伴不解, 怎么这样说话? 邻居振振有词地指着共享单车说, 这些东西都是资本(家)用来剥削我们的工具, 活该压坏! 对此话, 我和老伴不禁讶异,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今天, 竟还有人说这种带着“极左”味的话? 这话要是放在几十年前“极左”年代, 没嘛哒, 百分之一百的正确, 因为那时候讲的是“资本主义乃万恶之源”嘛,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极端的口号透着极端的仇恨。
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意义 就是把“资本”从罪恶里平反出来, 恢复了他们在我国初级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里的合法性, 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重要力量。 并赋予他们新的名号 ——民营经济。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大量民营企业涌现, 很多在国内外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 有的在世界500强中占据一席, 如南山、恒力; 有的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为咱中国夺得高地, 华为就是其中之一; 有的在电商领域为中国冲出一片天, 如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 有的在互联网社交和游戏领域深耕不止, 如腾讯, 人人在用的“微信”就是其旗下产品; 有的在世界新能源领域“平地起高楼”, 如比亚迪; 还有许多在民生领域默默耕耘, 把曾经是遍地“洋”品牌的国内外电器市场, 一块块收回到咱们的手里, 如小熊、九阳、爱仕达、天际、利仁、荣事达…… 与民营经济崛起的同时, 洋品牌筑起的高高价格霸权, 也被打落打碎了一地。
现如今,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科技创新策源地, 税收重要贡献者, 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鱼池″里的"鲶鱼″。
细说起来, 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92%以上, 个体工商户1.25亿户以上, 民营企业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 你说, 民营经济重要不重要? 在研发投入和产业升级上, 民营企业推动科技水平提升, 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截至2024年三季度, 研发投入前1000强民企的科研支出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的51.75%, 像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推动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攀升。
在创新生态构建上, 民营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 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 如腾讯AILab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税源, 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50%以上, 超过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 部分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这一比重更高, 接近7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 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展现出强大活力。 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民营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实践, 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营经济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 壮大了国家的经济势力, 他们在民生领域拾漏补缺, 与国营经济一道为国民创造着现代化的福祉。 民营经济具有嗅觉灵敏、经营灵活、生产高效的优势, 给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注入创新发展的活力。
以上说辞偏于理论, 普通人可能不好理解, 那我们就说说现实的, 就拿这共享单车来说, 是多个民营经济体研创并经营的, 它成为城市里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 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方便, 受到人们的欢迎, 这是民营经济的贡献, 还是“资本”的罪恶? 答案显而易见。
我不否认, 本质是“资本”的民营经济, 逐利仍然是他们的本性, 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这个本性会受到法律和政府的约束, 让他的发展始终有益于人民, 有益于国家。 所谓的"资本"就像自然界的洪水,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他们可以肆意地掠取, 是马克思笔下嗜血的猛兽, 在我国, 他们被社会主义的"堤坝"收纳驯服, 用来发电浇地, 是我们获取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