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6609|回复: 0

她的心好,运气更好!把自己的午餐送给流浪汉,成就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大军事家

[复制链接]

她的心好,运气更好!把自己的午餐送给流浪汉,成就了一个名垂千古的大军事家

发表于 2024-12-3 19:25:39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6609 0 查看全部



中国军事史,怎么讲都不能越过一个人,那就是韩信。

韩信是中国军事史上的战神。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传檄而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等等,N多脍炙人口的战例,都是韩信创造的。

讲韩信这个战神,怎么讲都不能越过一个人,那就是漂母。

在韩信饥寒交迫的时候,漂母的午饭不仅让韩信免于冻饿,而且让韩信从此找到人生方向,成就千秋功业,成为定鼎大汉天下的最关键的人物。

但漂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籍贯在哪里?多大岁数?叫什么名字?老公是谁?她给韩信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写《史记》的历史大牛司马迁没说,我们当然不知道。

尽管如此,依然不影响漂母在中国妇女史上的地位。有人把孟子的母亲“孟母”、岳飞的母亲“岳母”,接济韩信的漂母,并列为中华三大母亲。

54.jpg


《史记 · 淮阴侯列传》一开头,司马迁大体交代了韩信的身世之后,接着就说:“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漂母是个什么职业呢?有人说是帮人漂洗纱絮的妇女,有人说她们漂洗纱絮的同时还帮人洗衣服。

总而言之,应该是帮人做洗洗涮涮之类的活儿。

帮人洗洗涮涮糊口,可见其家庭条件相当一般。

因为需要在河边劳作的时间比较长,离家又比较远,所以中午都要带饭吃。

一人出来做工,肯定带一人的饭量。

一个女子的饭量,基本不会超过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的饭量。

漂母把饭分给韩信吃,哪怕让韩信吃个半饱,自己也肯定要饿肚子。最起码赠饭的第一天是这样的,因为往后,她完全可以带两人份儿。


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不止一个,为什么别人不给韩信饭,单单这位漂母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吃?

韩信和漂母是什么关系?

应该是陌生人的关系。

或者,漂母认识韩信,但是韩信不认识漂母。

因为对于韩信这样一个到处吃白食的混混,十里八村,恐怕没有不认识的。

韩信出身贵族家庭,但父母双亡,家徒四壁,种田他怕累,经商他不会,一天到晚腰里别把剑,到处混饭吃,街坊邻居们相当不待见,成为出了名的“二流子”。说白了,韩信就是个父母在时啃父母,父母去世以后啃乡亲,用今天的话来概括,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33.jpg


曾经有个亭长,对韩信不错,让韩信到自己家吃饭。

但吃了几个月之后,亭长的老婆不耐烦了。有一天故意早早地做饭吃,等韩信像往常一样饭点儿赶到时,人家把饭早都吃完了。

韩信一眼看穿亭长老婆的把戏,气的掉头就走。

但情绪可以激动,肚子可不能忍啊。

百无聊赖,韩信就跑到河边钓鱼。

正是河边钓鱼,让他遇到了漂母,引发了漂母的怜爱之心。

对于漂母的善心,韩信感激的了不得,激动地说,我、我将来一定要好好地报答您!

平时不言语,给吃给喝也不附带谆谆教导,听到韩信这句感激涕零的话,漂母竟然勃然大怒。说谁贪图你的报答了,我只是看你这么大个小伙子,不能自食其力可怜你罢了。难道给你饭吃是为了你将来报答我吗?

听了这话之后,韩信作何反映?司马迁没说,但我猜,韩信一定非常非常羞愧。

11.jpg


之后不久,韩信就参军到了项羽的部队里。

在项羽那里不受重视,然后投靠刘邦,凭着超凡脱俗的战略战术,帮助刘邦攻城掠地,最终定鼎天下。

为了酬谢韩信,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是原来的楚国人嘛,刘邦会做人,让位高权重的韩信衣锦荣归。

13.jpeg


有的人荣华富贵之后,是极力抹去贫贱时的痕迹。

有的人荣华富贵之后,是念念不忘贫贱时的过往。

韩信是在生死场上纵横驰骋的人,保有英雄豪杰的自然天性,不念旧恶,不忘大恩。

漂母是他的恩人,如果没有漂母的午饭,或许他连活下去的可能都没有。

漂母是他的人生导师,如果没有漂母的厉声喝叱,或许他还在吊儿郎当到处混饭吃。

因此,韩信衣锦荣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报答漂母,带的礼物是千金黄金。

汉语里由此产生了一个新词,叫做“一饭千金”。

不仅千金酬谢,而且把漂母当作母亲孝敬。漂母去世之后,韩信率十万大军,每人兜一兜土,为漂母坟头添土。

读史卿曰:“一饭千金”或许是中国慈善史上最典型的微付出巨回报事件。怀着纯良恻隐之心,不图回报的漂母,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图片:源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