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朝末年,一个清廉的大臣是如何生活的吗?让我们通过曾国藩的故事,揭开晚清官场腐败的一角。"
在晚清时期,上至慈禧太后,下至朝廷众官员,无不透露着腐朽的气息。即便是有一个两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似乎也解决不了什么。而且就晚清和此前的清朝相比,康熙、乾隆盛世已然不复存在。
那么,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臣,曾国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收入。
一、曾国藩的“工资”
曾国藩本身家中生活环境还算是不错,没有说是彻彻底底的农民,家中世代都有产业,并且还有超强的读书氛围。他作为家中长子,自然要承担的事情就要比其他兄弟姐妹多上很多。他的父亲从读书上抓起,无疑不是想让他在仕途上发挥所长,又或者说是“振兴门楣”。
只是曾国藩在考取功名的时候,阻碍不是一般的小,前前后后会试屡次不中。要知道会试是需要前往北京考的,来回的路费可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可见曾国藩本身的家境还行,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至少是能够满足需要。
再者曾国藩这时对于钱财的重视度并不高,可以说他多是将心思花在了读书考功名上。因为“不中”的情况,曾国藩没有就此放弃,甚至还下了一个大决心。就是在曾国藩返乡的途中,他购买了很多书。要知道他的路费也是有限的,能拿出来很大一部分显然决心满满,更是没有给自己留任何的退路。
好在最后的结果尽如人意,不仅自己的目的达成,其祖父、父亲更是喜不自胜,最后还款待了家乡父老,大宴宾客。
步入仕途的曾国藩生活地点发生了转移,就连生活环境也随之改变。毕竟其随着职位的攀升,逐渐成为了朝廷重臣,不仅生活在了京师,周围还多是权势重大之人,生活状况肯定会相应的发生改变。
由于曾国藩的官职在升迁,自然俸禄也会提高,不过就记载而言,曾国藩的俸禄似乎也没有多高。特别是在曾国藩翰林生涯的时候,他的生活就非常的“窘”。虽然这段时期曾国藩还没有进京,但是已经有一官半职了。对于生活困难的母舅,曾国藩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甚至直到他们死去,曾国藩都没有帮上什么忙。
这件事情主要还得看曾国藩的俸禄才行。曾国藩在京做七品官员的时候,每年收到的可能只有禄米和年俸。前者45斛,后者45两,并且一年还被分为了两次发。收入上肯定是要比普通老百姓好很多的,但是作为朝廷官员,其实并不可观,甚至用来一定的关系维系乃至正常生活都不足。
而且曾国藩所处北京,当然是达官贵人多,曾国藩除了生活考虑,若想在朝廷上的话语权更重,除了功绩外,还需要一定的势力积累。如此,用得最多的无疑就是钱财了。
二、曾国藩的“花费”
由此,我们来看曾国藩需要在哪些地方用到“钱”?
首先我们从生活上考虑,曾国藩不是京师中人,住房上肯定得考虑,但面子也得考虑。毕竟从衣食住行上都得配得上他的官职,所以不管曾国藩的生活再“窘”,在住宅上他都得做得宽敞大气。如此,在道光年间就有记载曾国藩曾搬到了绳匠胡同,单是院子中的房间就有十八间,可见十分阔气。这样恐怕就住宅上的花费他的俸禄都不够。
再者朝廷官员必要的时候需要“站队”,曾国藩想要占得一席之地,肯定得在社交上多花些心思。而且曾国藩的外表形象是他人的第一印象,曾国藩也得重视起来。如此,曾国藩的一些衣物都会显得很是华贵,并且各种各样的帽子也是不计其数。
而后在曾国藩刚开始进入仕途的时候,他们家就有大宴宾客。随后出于礼貌,曾国藩也需要去拜会其他的至亲好友,不能空手去是一方面,路程遥远路费、时间上又是很大的消耗。可以说入京后的曾国藩同样生活得很紧张,就连往家中寄钱都是通过“借”的。多年来,曾国藩也有想过回乡,但是路费是个难题。
通过曾国藩的亲身经历我们也能看出晚清社会其他官员的生活状况,他们无不在受底薪制的制约,所以最后只能出现收入和支出不平衡的情况。他们若想要解决这一麻烦,必然得从其他方面开始找补。毕竟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还挪用了军费,其他官员一点一点的行动也不是不可能,而且一来二去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最后遭罪的只能是民间百姓。随之清朝的灭亡加快,甚至说是必然。
晚清时期,“贪污腐败”的风气已经养成,能像左宗棠一般的很少见,一定程度上说曾国藩也是清廉。但是对下层官吏的普遍现象很难做出管理,甚至说在晚清时期这一现象已然是理所应当。就拿给到皇帝手中的奏折来说,一些时候这些事宜首先是要交给其他大臣来讨论的,最后奏折所述内容可否实行或是应允,这些大臣的话语权占据了主要地位。这时就出现了“例费”之说。简单来说,即使是不能通过的事情,只要他们打点好了,也是有可能通过的,并且成功率极大。如果说上奏的人与之关系不好,即使是非常有利的事情,他们都可能不予通过。总之,这一重要节点疏通好了,各位官员们办事才能更加方便。甚至在这一事情上,还牵扯到了报销事宜,随之牵扯到的多是晚清的军费情况。所以说晚清时期的腐朽显而易见,这样的为官环境如何能长久?
三、结论:
晚清的时候,朝廷里的很多官员都挺自私的,他们做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只有当他们自己的事情都搞定了,才会考虑别人或者清朝的发展。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等到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时候,清朝的灭亡也就不远了。曾国藩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清朝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
来源: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