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替女儿相亲 遭小伙怒怼
杭州万松书院相亲角,一小伙遇到一位替女儿相亲的阿姨,听到对方要30万元礼金,火力全开:“你的青春没给我,你到了年纪大了,我给你钱给你买回家,我脑子有坑啊。你到三十几岁了别人还给你几十万,你有病啊。”
“那你以为女孩子家养这么大,就要白送给你啊?”大妈气急攻心,一时语塞,匆忙反击,正落男子下怀:“那人家的儿子是在路边吃石头长大的啊?生个儿子是放在外面散养的吗?是只猴子在山上蹦的吗?自己去采水果吃的吗?”周围人一听都被逗乐。
几秒之内,一场相亲变成了“年龄与彩礼”、“男女谁更现实”的辩论赛。
从网上各种视频来看,大妈全程落下风,男子句句“逻辑缜密”、“铿锵有力”,表达方式“风趣幽默”,更“不失风度”,顾忌对手感受:“不是说我跟你吵架,我是说就这么个现象。”
小伙和大妈的针锋相对,主持人认为有一个原则性错误:女性物化。大妈的“白送”、小伙的“买”,都将女性作为可用于交换或者买卖的筹码。小伙和大妈,你站谁?彩礼该不该收,多少合适?很多人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一起听听读者、网友和浙里养俱乐部会员们的看法。
|读者观点|
王阿姨,女,63岁,家有一儿
彩礼要有,但对的人更重要,这两人都有点过头了。想当初我结婚,家里要求男方彩礼是一头牛。但是当时老伴家里条件一般,就许了个承诺,这婚当年该结还是结了,到今天这头牛也没给我。40年来,没有大富大贵,但家庭美满幸福。“牛”聘礼也成为了家庭中的一个玩笑话。
陈叔叔,男,55岁,家有一女
中国的传统就是有彩礼一说。男方来提亲,彩礼是必要的一环。我有一个女儿,虽未婚嫁,但我觉得,我可以不要彩礼,但男方不能不提,更不能装傻、哭穷。不提,就是礼数不周。
男方准备好聘礼,我准备好嫁妆,都是为了孩子,两边都出把力。合适的两个人,过好日子最重要。
|网友讨论|
周玲,女,23岁
都什么年代了,还彩礼嫁妆。又不是卖女儿。如果这个男的不上进,给了彩礼又怎么样?结婚吃苦吗?
@一弦一柱,男,36岁
今天学了一个词,为人父母要做那种“托举式”父母,不要做那种裹挟式父母。我给我姑娘准备了几十万元嫁妆,希望我姑娘能找个人品好的工作也相当的人。这主要还是看人,他们过好了,我以后才有机会出去浪!
|专家观点|
不要把祝福变成“门槛”
朱学军(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高级法官、省劳动模范、省十佳调解能手):
彩礼,这个曾经象征着男方对女方尊重和承诺的传统,如今却变成了衡量婚姻价值的筹码。相亲角的大妈们,手持牌子,上面写着对男方的种种要求。这些条件,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而对于那些已经步入大龄的单身女性来说,更是她们寻找另一半的障碍。婚姻本来就是两个年轻人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彩礼应当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份支持与祝福,而不应该是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的“门槛”。大家围观的同时,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下期预告:
浙江杭州的96岁周大爷通过微信结识了55岁的保姆梅姐,两人关系迅速升温。周大爷为了“爱情”,打算卖掉市值近500万元的房子,但这一决定遭到了三个子女的强烈反对。子女有权利干涉父母的爱情吗?欢迎扫描二维码,加主持人为好友,发送“投稿”字样,积极参与话题讨论。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