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正在加入养老服务队伍。
今年23岁的小曾进入养老行业已近3年,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她在成都一家大型养老社区工作。据她观察,在成都,现在正规的养老公司更愿意招年轻人,“有些公司还会把‘全是年轻人’作为亮点。”此外,对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几年前公司还会招收专科生,但这几年门槛已逐渐提高为本科,想晋升管理岗则需要更高学历。
“公司里00后员工占比大概有80%。”吕女士是云南壹对壹陪护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她告诉九派新闻,这几年养老发展趋势很明显,两三年时间他们已在全国多地开设分公司。她介绍,自己做了多年的医生,曾在医院里见过不专业的护工服务病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做事说话粗鲁。我创办公司,用工要求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40岁以下。”
但另一方面,在养老行业的年轻人仍或多或少遭受误解。00后的朱恩国和王春林都表示,家人起初都反对他们从事这一行业,“我爸觉得做护工没前途,宁愿我去做月薪4千多元的销售。”朱恩国说。但他们的家人也都逐渐改变观点。
朱恩国在照顾老年患者。图/受访者提供
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于今年7月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0岁。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6万个,全国高校共开设护理学、养老服务管理等专业点770余个。
另据央视财经,今年三季度,养老看护行业的招聘需求同比上涨39%,其中,护工、护士、康复治疗师等相关岗位需求较多。从薪资待遇上来看,养老看护行业整体平均招聘月薪是8198元,比去年同期提高5%。
【1】朱恩国 浙江嘉兴
主动申请转岗做护工,起初家人和同事都不理解
我在浙江嘉兴长大,毕业于宁波的一所本科院校,学的是汉语言文学。目前在嘉兴平湖一家医院做护工,差不多工作10个月,这也是我从事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
毕业后,我做过保险、汽车销售等。去年年底,入职了这家医院的品牌部,日常是写文案、拍照片。刚上岗没几天,因为人手紧张,我被拉去当临时护工。和老人相处时,我发现自己特别开心,只要用心对待他们,他们会加倍对人好。于是我主动申请转岗做护工。
大多数同事和家人都很惊讶,也不认同。我们医院的护工主要是70后的阿姨,我是唯一的00后,她们觉得我做不好。我爸也反对,他觉得做护工没前途,宁愿我去做月薪4000多元的销售。
不过我一直坚持没放弃。后来我爸住院,我用做护工的经验照顾他,他也慢慢转变。有次他还来医院偷偷看我,跟阿姨聊天、问领导我的情况,之后就支持我了,还说以后他老了,也能让我照顾。
我主要负责照顾住院老人的日常生活,协助护士做康复理疗,和家属沟通,有时也会陪同老人外出,工作地点主要在医院内部。我每天照顾的老人数量少则四五个,多则八九个,最近基本稳定在7个。
我们是24小时待命的,但休息也能保证。一般中午老人休息时,我能抽空眯会儿,晚上也能休息,巡房的时候再起来。遇到重症老人,我就得睡在他们旁边,方便随时照顾。
这份工作确实累,体力和心理上都会有。比如陆爷爷刚来的时候,身体一直冒虚汗,得频繁给他擦身、换衣服,晚上也停不下来,再加上还要照顾其他老人,那段时间我吃饭很晚,晚上也没怎么休息。而且那时,我刚和女友分手,她不理解我这份工作,觉得丢脸,心理上也有些累。
但更多时候我还是觉得快乐。老人们对我就像对亲孙子一样,有零食、水果都会留给我。哪怕有些事情我做得不是很好,他们也会耐心指导我,我觉得很温暖。我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看到他们我也感觉很亲切。比如王奶奶每天中午12点一过,就挨个房间找我,问我有没有吃饭,没吃饭还会“凶”我。还有位奶奶在陪伴下,重新燃起了生活热情,说要请我去参加百岁生日宴。能让老人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渴望,我觉得这也是做护工的意义。
工作中也会遇到棘手的情况,有老人身体不舒服,精神状态不好。比如徐爷爷刚来时就很焦躁,不让人碰,有次我给他喂饭,他一拳打在我肚子上,还掐过我。一开始我也委屈,但慢慢摸清了他的性格,磨合久了,他也习惯了我在身边,现在我靠近,他也不吵闹了。
还有一次给老人清理粪便时,我的手套不小心滑落,粪便沾到手上,我洗了五六遍手。但看到其他护工都不怕脏和累,我也有感触。既然想在养老行业扎根,这些都是必须克服的,慢慢就适应了。
从事这份工作后,我自己变化也挺大的。现在会主动帮爸妈做家务,给他们买礼物、逗他们开心。
我的薪资会根据照顾老人的数量浮动,少的时候四五千元,多的时候八九千元,甚至一万多元,大部分时候收入都还不错。
我觉得养老行业很有前景,打算长期在这个行业做下去,未来如果有可能,还想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把更先进的技术和服务理念融进来。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打破偏见,加入养老行业。
【2】小曾 四川成都
离职时老人抱着哭说舍不得,入行后学会换位思考
从实习期开始,我进入养老行业快三年了。我专科读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选它其实是个偶然。之前读职高时,我原本学的学前教育,但我不喜欢唱歌跳舞,于是就通过专科高考换专业。家人挺支持我选这个的,他们觉得养老行业未来前景好。之前我想辞职时,他们还劝我,说这个工作很好。
据我观察,在养老行业,大部分公司少有内部转岗的机会,想换岗位只能换公司。我换过好几个公司,做过护理员、行政、社工等岗位,但没考虑过换行业。我现在在成都一家比较高端的养老社区做生活管家。相比起前几个工种,目前这个是相对轻松的。
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差别很大。护理员要给老人端屎端尿、洗澡,体力消耗大,有时候还会遇到糟心的事,比如有些老人神志不清,做不文明的事。社工岗主要是搞活动,做策划。我现在的管家岗在自理区,24小时三班倒,整个区域由团队一起负责,有点像小区物业,要维护住户日常,记录他们出门请假等。
这份工作有幸福的时刻。很多长辈会把我当家人,问我吃没吃饭、穿得够不够暖,很久没见会担心我是不是辞职了。我之前离职时,还有长辈抱着我哭,说舍不得我走,但也说你在这里确实发展不够好。

小曾给老人策划各种活动。图/受访者提供
工作压力主要是心理上的,偶尔会遇到蛮横不讲理的老人和家属,很难沟通,讲不了道理,就是骂我们。但这种是极少数,一栋楼里也就一两个,而且一般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也不会记仇。大部分家属都好说话,一般长辈通情达理的,他的家属就不会难缠。
进入养老行业后,我自己变化挺大的。以前我脾气不好,我奶奶总说没人能受得了我。但现在我经历多了,看事情的角度也多了,不会用单一的眼光角度下判断,会换位思考了。
据我观察,现在成都的养老行业挺卷,正规的大公司更愿意招年轻人,有些公司还会把“全是年轻人”作为亮点。薪资方面,平均四千到六千元,护理员工资会高一些,但也更辛苦。
未来我会在这行继续做下去,但不打算创业。我建议要入行的年轻人,学历尽量往高了考,现在大公司的管家、社工岗基本要本科,如果以后想升管理岗,学历限制会更严。两年前我刚入行时,还招收专科学历,现在专科想进就比较难了。
【3】王春林 云南昆明
从大医院护士辞职做护工,被患者家属不理解时偷偷哭
我从事养老行业已经两年多,学的护理专业为这份工作打好了基础。毕业后我先在昆明一家大医院做了半年护士,看到很多老人被病痛折磨,请的护工还不专业。我奶奶生病时也请过护工,家属在的时候护工表现很好,不在时就擅自离开,奶奶想上厕所还得靠病友帮忙。这些经历让我打算辞职,去从事更专业的照护工作。
家人一开始坚决反对,他们觉得我在医院上班体面又稳定。纠结了三个月,我下定决心,偷偷辞职,找到新工作后才告诉家人,他们也慢慢接受了。
我主要做护理,日常工作很细碎。每天早上要帮老人穿衣、洗漱、喂药,准备三餐,做关节训练,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睡前再协助洗漱休息,喂药等。做完这些,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我做的是一对一陪护,一个护理员只照顾一位老人,服务模式很灵活,有按天服务,也有按月的。要是一段时间被订满了,得等空出来才能接新单。休息是有保障的,公司会安排其他护理员顶替。
我觉得这份工作的辛苦更多体现在心理上。身体累,休息一晚就能恢复。但有时候我做的事明明是为老人好,但是家属不理解,就特别委屈。有几次晚上我躲在角落里偷偷哭,觉得没人能理解我。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脾气很不好的老人,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心里也不好受。
得到老人的信任和依赖很开心,大多数老人起初防备心比较重,不怎么说话,但他们看得到我们的付出,慢慢愿意分享自己的事,把零食水果往我兜里塞。我后续会把东西还给家属,避免误会,但这份心意让我觉得再累都值。

王春林在看护老人。图/受访者提供
去年我照顾过一位70多岁的阿姨,那时她刚做完手术,还有其他疾病。我先在医院照顾她,后来又居家看护。阿姨因为身体不好没法出门,就在家教我做饭,有次我把锅烧煳了,她也没怪我,笑着让我重新来。现在我们不再是雇佣关系,但感觉处成了朋友,路过她住的地方,我都会买点水果去看她,她也时不时找我帮帮忙。她儿子都说,我像阿姨的半个女儿。
我的薪资在昆明算中上等,主要看服务类别和休息的天数,薪资在4千至1万元不等。据我了解,现在昆明的养老行业,年轻人不算特别多,但在我们公司,95后00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学护理、康复的年轻人对这个行业越发感兴趣,他们学东西快,还会教老人用手机拍照、玩新奇的玩意儿,老人也喜欢。现在学校也开设了很多相关专业,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
我也建议想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一定做好职业认知,要能吃苦、有耐心、学习能力强。哪怕不是医学专业,考个养老护理员证,保持学习热情,也能在这个行业做好。这个行业能让人快速成长,不管是见识还是知识,都能有很大收获,对年轻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赛道。
未来我会在养老行业发展,并尝试创业。这是我人生的新方向,希望能实现人生价值。我认为现阶段养老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也希望就业创业迷茫的年轻人勇敢尝试。
编辑 王佳箐 任卓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