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把毕生积蓄存入银行,以为万无一失。结果4年后,账户里近120万元却不翼而飞,“幕后黑手”竟是当初为你“贴心”服务的银行支行行长,这是河南一对老夫妻的真实遭遇。那么,这对老夫妻是如何一步步落入陷阱的呢?
购买理财金 老夫妻“被”办理电子银行
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了解到,张某甲(1936年生)与王某甲(1943年生)是河南焦作的一对老夫妻。他们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在当地一家银行申请办理了理财金账户卡。
2014年,张某甲、王某甲分别转入50万和68.8万到该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卡内,用于购买理财。也是在2014年,银行支行行长王某乙开始了他的“贴心”服务。他利用老人的信任和银行职务便利,在明知张某甲仅有“老年机”、王某甲没有手机,且二人不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以及手机银行功能的使用的情况下,为两位老人办理了电子银行业务。
行长偷偷转账 百万资金被掏空
重点来了,王某乙不仅将两位老人的电子银行密码器(U盾)掌握在手,还将电子银行预留手机填成自己的。王某乙为两位老人开通网上电子银行业务时,张某甲78周岁,王某甲71周岁。期间,两位老人的理财也曾到期,但是账户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老人取出部分利息后,再次购买了理财。直到2020年,两位老人发现,银行卡里的钱,凭空消失了。
老两口到当地公安报案。公安调查后才发现,这些年王某乙一直在“热心”地打理着老两口的账户,多次通过手机银行,将两位老人的钱转入妻子郭某、岳母柴某的账户周转。一定时间后,王某乙又会将本金和一定的利息,存入两位老人的账户。直到2018年11月,王某乙分别从两位老人账户里转出50万和68.8万后,再也没有转回。
2020年,两位老人到银行取钱时,发现钱竟然不见了,他们连忙报了警。2022年6月,公安机关以涉嫌盗窃罪,对王某乙立案侦查。
银行管理存在漏洞 法院判决返还本息
据王某乙在公安机关的讯问笔录。王某乙称:“2018年底的时候,我把张某甲账户上的70万元左右、王某甲账户上的50万元转走后,因为资金链断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给他们转回来。”
之后,张某甲、王某甲将该银行支行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支付存款1188000元及利息277890元。
一审法院认为,银行的管理存在漏洞,导致两位老人产生损失。所以支持了两位老人,要求被告返还存款1188000元及利息损失,利息以活期存款计息。两位老人和银行均不服,向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近日,二审法院做出判决,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维持原判。
据都市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