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孙和养老,是中国人逃不开的两大命题。
年轻人需要老人帮助带娃,老人需要年轻人帮助养老,双方的需求既合乎中国人的传统,也与法律道德相合,但是,这个与各年龄层利益相关的问题,近年来却引发了无数争端,有的甚至闹上了法庭,引发了不该发生的亲情之间的怨怼。
为什么?
我认为主要是父母和子女,各执一端、自说自话引起的。
眼下,不少老年人认为,带孙是情分,不带孙是本分。
其实,以带孙而论,哪有什么“本分”和“情分”的问题,只有你高兴不高兴的问题。
我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带孙既是“情分”,也是“本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你的孙啊,那种与生俱来的爱,根本不需要什么“情分”“本分”去界定,也不应该用“情分”和“本分”去界定。爱本身既是“情分”,又是“本分”。
当然,如果身体不允许,或者时间不允许,则另当别论。
对于带孙的老人而言,带孙是释放爱,但同时也是获得爱,在儿孙的欢声笑语中得到了快乐,这种快乐是由儿孙释放而来。所以,带孙虽然辛苦,是一种奉献,却是在奉献和获得中达到了天伦之乐的平衡。
之所以有老人不愿意带孙,并且拿“情分”和“本分”说事,不是不愿意带孙,而是不愿意承受带孙之外的不良情绪。
对于大多数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而言,只要能力所及,都是愿意并喜欢带孙的。之所以有条件带孙却又不愿意带孙,不是真心不想带,而是和子女之间、主要是婆媳(翁婿)之间相处不融洽,内心受到创伤,殃及孙辈,导致不愿意带孙,或者带孙之后,心生悔恨,甚至和子女打起官司,要求给付带孙费。
对于讨要带孙费的老人而言,他们讨要的不是带孙费,而是想找个地方诉说在带孙过程中不被尊重、不被爱戴、甚至受到冷落乃至于打击的不公正待遇。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一体两面,双方是亲情粘合起来的利益共同体,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奋勇向前才是硬道理,
愿子女们理解老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尊重老人在带孙过程中付出的辛劳,让老人的爱孙情节释放好,让老人获得真真切切的幸福感。
愿老人们正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多和子女沟通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景和想法,让爱回归爱,让付出得到回报,让家庭成为和谐的港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