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名16岁少年在理发店剪发烫发后,被理发店索要4000元,最终在舆论的压力和有关部门的介入下才得以退款。近日又有媒体报道,曾有一名精神病患者在理发时被诱导充值1万元,并消费了3500元,此事上了9月12日的热搜。同时上热搜的还有深圳一男子,选择了398元的烫发套餐,结账时却被告知需支付2477元。男子要求退款但遭拒绝。
理发本身并不复杂,剪剪洗洗吹吹,用不了多长时间,因此消费结算也应该简单明了。顾客理完发,按理发店公示的剪洗吹的价格扫码付费走人,干脆利落,无须过多纠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服务交易两清,哪需要办什么卡、搞什么预付费等“繁琐哲学”? 因此,加强监管,整治理发乱象尤有必要。比如在监管时可以将基本的理发需求与较高端的美发需求区分开来。挂理发标牌的,理发店不允许办卡和搞预付费消费。挂美发标牌的,可以依法推出预付卡等。这样的区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减少消费纠纷的发生。理发店监管重点要放在消费透明化、美发产品的质量上。
□王麓民
来源: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