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3566|回复: 0

养老服务:朝阳产业亟需注入青春力量

[复制链接]

养老服务:朝阳产业亟需注入青春力量

发表于 2024-7-27 00:08:10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3566 0 查看全部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长期从事养老领域研究,他认为养老服务业是发展中的新业态,人才缺乏、资源整合程度低等发展困境依旧存在,加之养老服务类型层次多样、跨领域交叉融合、实践性强等特点,“养老服务人才的有效供给一定程度上滞后于老龄化加深的步伐”。

“随着养老到享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生活护理、精神护理的个性化需求增加,这要求更为专业、细分的养老服务人才。”吴玉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养老服务人才主要包括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和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

“但毋庸置疑,银发经济是中国未来最确定最稳定的朝阳产业。”吴玉韶表示,巨大的人才缺口预示着广阔的就业创业前景,养老服务业的诸多可能性等待青年人才去挖掘与创造。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报考人数和毕业生就业率稳步增长,我国民政领域第一所本科高等院校——民政职业大学,也设立了智慧健康养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更专业、更有温度的养老服务人才已成共识。”

吴玉韶指出,近年来,银发经济持续释放发展潜能,吸引不少年轻人投身其中,“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新职业一跃成为就业市场的“新星”,曾经鲜有人问津的养老护理相关专业毕业生成了“香饽饽”。但总体上看,养老服务行业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缺乏、中青年断层、待遇低等发展困境仍然存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指出,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专业人才特别是护理人员短缺是主要表现之一。

樊金林坦言,养老院的转型发展需要依靠更多青年人。然而现实中,一线青年护理员和社工长期短缺,相比较护士专业出身的护理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护理员工资待遇更低,这也导致养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养老院“大厂”刷履历,攒够了一线护理经验后,再跳槽到民办养老机构做管理层,“真正坚持做一线护理员的年轻人不多,靠的是一份信念。”

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黄蓉燕也表示,相较于公办养老机构,年轻人更愿意去民办养老机构。前几年每届实习生中有一半的学生能留下,现在留下的连1/3都不到,但入住老人却在持续增加,甚至还有排队等待入住的。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也采用了分级责任落实的“分院制”组织管理体系,表现优异的青年护理员可升为分院长,给予相应工资补贴;积极拥抱智慧养老理念,成立“数字化养老院”,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榜样作用,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行业;考虑到院内员工多为外地来沪务工者,该院还开设了“美丽学院”,通过创新的情景课方式,帮助有职业倦怠、发展困惑等问题的员工进行心理减压。

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院长乔毅皓表示,未来将在三个方面持续下功夫——保障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多为年轻人提供培训“充电”的机会、放权力让年轻人施展才华,让更多Z世代青年托起夕阳红。(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