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选手跑完美国西部100英里越野赛,就放弃了法国环勃朗峰100英里赛,但我选择背水一战。我就像血肉之躯组成的机器,输入的程序只有前进,没有后退。”9月4日,越野跑运动员向付召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她以12小时53分01秒的成绩获得环勃朗峰赛101公里组第13名。
此前的6月29日,经过161公里的翻山越岭、你追我赶,向付召逐一同夹道欢迎的观众击掌,并在终点计时方门下奋力跳起、振臂一呼,成绩定格在16小时47分09秒,2025年美国西部100英里越野赛的女子亚军诞生!
“越野跑也可以成为一个职业,可以养活自己”
“向山而跑,非凡之路。”点开向付召的微信名“小丫向”,其签名如是显示。向付召,1991年11月生于重庆市万州区走马镇山区。入圈十多年,她参赛百余次,非凡战绩还有2019和2023日本环富士山100英里女子冠军、2023法国环勃朗峰100英里女子第四名、2024美国西部100女子亚军等。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越野跑的特长,并以此作为职业?”10月13日,记者问道。向付召说:“2012年,我在遵义医科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读书时,替身体不适的师姐参加户外多项赛,发现自己擅长越野跑,跑下坡比队友快。大学毕业后,我没有着急去找工作,而是想通过参加越野跑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2015年7月,甘肃张掖祁连山国际超百公里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鸣枪。向付召戴着黑色边框眼镜,穿着网购的100多元的跑鞋,在路上折了一根树枝当手杖,斩获女子季军,成绩是14小时47分19秒。她的鞋子已经跑坏,脚趾露了出来,“非常不好意思”。
拿到了奖金,赞助商也有意赞助,向付召意识到:“越野跑也可以成为一个职业,可以养活自己。虽然后来我也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但最终还是选择一直参加比赛,或者从事越野跑相关的职业,哪怕未来我跑得没有那么快了。”向付召说,“越野跑可以带我去到更远的地方,带我看更广阔的世界。”
向付召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仅日本环富士山100英里越野赛就参加过三次。今年,她跑的不是100英里,而是40公里,因为赛前发生车祸,她被安全气囊弹伤。赛事总监鏑木毅送给她一本他写的书,还有一把扇子和一盒饼干。“快乐和有勇气”是鏑木毅眼中的向付召。
法国环勃朗峰100英里越野赛是世界顶级越野赛,向付召多次参赛,排名逐步提升。2023年10月,她经过24小时50分33秒的持续奔跑,手举五星红旗冲过终点,获得女子第四名,创造了中国选手在100英里组别中的最好名次。
越野鞋踩过内华达山脉凸凹不平的土石路,防风帽的帽檐在山间像蝴蝶翩翩飞舞……西部100,向付召也不是第一次参加,去年也获得过亚军。该赛创办于1974年,是世界第一个100英里越野赛,累计爬升5500米,累计下降7000米。选手们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林匹克山谷出发,跑向奥本小镇,沿途经过山野、雪地、河流、岩石等多种地形。
由于我国的越野跑没有立项,不是体育项目,只是体育运动、活动,国家、省(区市)没有组建越野跑专业队。极少数精英选手在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展现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并可以靠奖金、赞助为生,成为了国内第一批越野跑职业运动员,向付召就是其中之一。
“只有更加坚定地拼,才能取得更好的名次”
穿着跑步服,背着越野包,在100公里、168公里越野跑赛中昼夜兼程,风雨无阻,一跑就是十几小时,甚至二三十个小时,没有惊人的毅力、刻苦的训练、扎实的功底,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可能坚持到底的。
向付召的平均月跑量为六七百公里,哪怕没有备赛也在400公里左右。她告诉记者:“我每个月的跑量是不一样的,会根据比赛调整。月跑量像一个抛物线,在备赛的高峰期,月跑量会大一些;临近比赛的时候,月跑量就会降下来。”
在比赛中,向付召有没有特别难熬的时候?是怎么克服的?向付召回答:“我跑的比赛组别大部分是超长距离,其中100公里组别比赛时长超过10小时;100英里的话,西部100还算是时间短的,只跑了16个多小时,像法国环勃朗峰这种比赛要超过20个小时。”
向付召认为,比赛是公平的,大家都要经历相同的痛苦,没有一个人比赛是轻松的。比如西部100,不论是向付召超过的女选手,还是她自己,身上都有多处疼痛。“只有更加努力,不要放弃,更加坚定地去拼,才能取得更好的名次。”向付召说,“当女子前六名都回来后,在同一个屋里做尿检,我发现每一个人都挺痛苦的,坐下去或者站起来都很困难。”
2019年8月,在参加环勃朗峰100英里越野赛时,向付召因肠胃不适,呕吐不止,“把黄胆水都吐出来了,胃里没有剩下任何东西,连走路都走不稳,接近崩溃的边缘。”向付召说,但她还是选择了继续比赛,靠着喝水、吃水果完成剩下的距离,获得女子第十一名。
虽然过程痛苦,但是每一次跑完会更享受,会忘记在比赛过程当中的一些痛苦,“就会有成就感,总算通过努力完成了目标”。向付召比赛的第一目标是完赛,第二目标才会去追求更好的成绩,“如果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那就会更加有幸福感”。
向付召和其他越野跑选手一样,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次次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在赛场上,他们像风过林梢,追赶着对手,也在追赶着更快的自己。
“我的运动成绩提升,跟训练环境的改变有关”
在跑步圈流传一句话:“马拉松是起点,越野跑是归宿。”意即越野跑比马拉松更加丰富多元,更为吸引人;不过,越野跑也较马拉松更加复杂多变,更具风险。这些年,向付召怎样提高自己的越野跑水平,不断升级迭代?
“大部分越野跑选手生活在城市,所以大家很多时候是在做路跑训练。如果生活在有山的地方,对越野跑成绩的提升来说当然会更好,因为越野跑大部分赛道有或多或少的爬升。”向付召说,最近两年她居住、生活在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脚下,随时可以出门跑山。“这几年,我的运动成绩提升跟我的训练环境的改变有关”。
同时,向付召找了一位外籍教练,指导她进行更加科学的训练。此外,她改进了一些补给策略,也会提升成绩。最主要的是,这十几年的积累,她慢慢地对自己更了解,对比赛更了解,心态上更平和一些,更适合跑超长距离。
“一个人跑得快,一群人跑得远。”向付召点赞团队的作用,“在赛场上,我不止是在为自己奔跑,还有现场满怀期待的团队,以及热情的粉丝们、支持我的赞助商。”
向付召没有采取以赛代练的方式。她说:“我现在每年参赛差不多有十场左右,都不是以赛代练,而是就围绕着一场场比赛去做准备,这样的话准备得更充分。因为比赛的话,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竞争,容易跑快、受伤。”
谈及未来的发展,向付召举例说:“我的一名法国队友,已经50岁,去年还拿到了美国硬石100英里的冠军。就年龄来说,没有那么大限制,只要你将生活调整得好,在比赛过程中保持好状态,就可以跑得更久。”她还建议,多向外看,尤其是在国际赛场上,要多去分析,多去了解别人,不能盲目自大,“有了这种竞技场,才会有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