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87|回复: 0

没有子女,如何安度晚年? “意定监护+家族信托”或可解心病

[复制链接]

没有子女,如何安度晚年? “意定监护+家族信托”或可解心病

发表于 2025-10-20 18:37:20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身边无子女的高龄夫妇常愁两件事:老了失能失智,谁照料、谁做医疗决策?毕生积蓄怎防滥用、抗通胀?今天,我们就通过一对无子女高龄夫妇的真实案例,聊聊“意定监护+家族信托”这个组合,如何化解“心病”。


26.jpg

图片:源自网络



案情概要


68岁的陈先生和65岁的王女士年轻时忙事业,没生育子女,虽然攒下了两千多万元存款和理财,日子本该安稳,可危机说来就来。2021年冬天,陈先生突发脑梗塞,半身不遂,王女士一人看护忙不过来,就口头托侄子帮忙照料生活、管理资产。没成想,侄子动了歪心思:先是以“方便交费和管理”为由,转走其名下50万元存款;接着又私自赎回10万元理财,拿去还自己的债。王女士发现后让他还回来,侄子却耍赖。然而,无奈之下,王女士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判决:侄子未经授权擅自转移陈先生财产的行为无效,需返还全部60万元款项;宣告陈先生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王女士为陈先生的监护人。同时考虑到王女士自身健康状况,法院也建议其尽快通过法律程序确定后续监护安排,避免出现监护真空。


然而,判决虽下来,可问题没完全解决:王女士虽获得监护权,却仍需独自承担照料重任,且两人的财产缺乏专业管理,仍有风险,同时二人身故后财产定向捐赠公益的意愿也未得到保障。


问题解决


在律师的协助下,王女士最终选择依靠“意定监护+家族信托”的组合保障未来。意定监护层面,二老签署了《意定监护协议》,指定可信亲友和专业机构作为意定监护人。协议明确了监护人的具体报酬与权利义务,可以负责生活照护及医疗决策等,但无权擅自处置老人名下核心财产。同时考虑到老两口注重生活品质,还提前对接高品质养老社区。此外,引入律师等第三方做监督人,每季度查照护记录、核开支,若监护人或机构服务未达标,立即督促整改。家族信托层面,二老将主要存款放入信托账户,信托公司根据老人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低风险投资,实现稳健增值。同时资金仅用于养老、医疗与品质生活,并根据委托人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支付方式。最关键的是信托财产独立,就算遇到债务纠纷或他人觊觎,也不会影响养老资金。最后二老还约定,若两人均去世,剩余信托财产将全部转化为慈善信托,用于资助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律师建议


其实,对于无子女高龄夫妇来说,晚年规划的核心是生活照护有可靠保障,财产安全能稳固托底,结合上述实践方案,给大家三个建议。


第一,意定监护要“选人+定规+监督”。把服务权责、标准写进协议,引入律师或其他专业机构等做监督人,时刻监督制约监护人、机构。


第二,大额财产靠专业信托。通过信托管理,避免“钱没管好、养老无着”的情况。


第三,规划趁清醒,方案动态调。失能失智风险突发,必须趁意识清晰、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时办理意定监护和信托。


本文由浙江省法学会银发经济法治研究会提供,作者系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静、郭洪洋


来源:浙江老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