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16|回复: 0

为何有时候越尊重孩子,孩子越叛逆

[复制链接]

为何有时候越尊重孩子,孩子越叛逆

发表于 2025-9-10 19:37:56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最近,网上有这样一个热点话题:为什么有时越尊重孩子,孩子越叛逆?话题下方很多网友讲述自己的经历:我和女儿沟通,越是好好说话,她越得寸进尺;孩子想做什么,我们都尊重他,可是偶尔一件事没满足他,他就对着我们大吼大叫……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家长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尊重,未能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过度尊重”是一种误区

有些父母错误地将“尊重”理解为无条件顺从孩子的所有意愿。例如,当孩子抱怨学习任务多时,他们可能会说:“不想学就算了。”这种“放任式”尊重导致孩子难以学会自律,面对挑战时缺乏韧性。

还有一种父母,将尊重与溺爱混为一谈,对于孩子的所有要求都尽力满足,甚至在孩子犯错时也以“年幼无知”为由一味庇护。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容易变得自私任性,不懂得尊重他人,最终成为众人眼中的“熊孩子”。

请记住,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宽容。允许孩子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但错误必须伴随适当的惩罚,从而避免孩子形成“我可以肆意妄为,后果由父母承担”的错误认知。

“敷衍式尊重”令孩子失望

与父母相处时,孩子最反感的就是被父母敷衍对待。当孩子满怀期待地与父母分享某件事情时,父母若以“哦,挺好的,我知道了”等敷衍的话语回应,往往会瞬间熄灭孩子的热情之火。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尊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父母并不真正地重视我,也没有用心地爱我。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缺乏安全感,内心变得压抑,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把握尊重尺度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恰到好处地尊重孩子呢?

第一,亲子之间应建立起边界感。比如,学习是孩子的责任,父母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但不应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此时应给予尊重;同时,孩子享有自己的隐私空间,父母不应随意窥探。同时,在一些事情上,我们应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第二,在规则面前,父母需展现出权威性。规则有助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培养其严谨和自律的品质,同时让孩子明确了解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接受的。对于不良行为,例如在孩子沉迷游戏时,父母应坚决提醒孩子:“该睡觉了!”家长内心需坚守原则与底线,清晰界定孩子的行为界限。

第三,懂得倾听孩子。倾听不仅仅是耳朵上的“听”,更是心灵上的共鸣。在倾听时,应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将注意力集中于对方身上,尊重孩子的倾诉欲,给予真诚且具体的反馈,让孩子感受到被珍视和爱护。


(光明少年杂志微信公众号 8.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