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可方可圆 于 2025-1-7 23:49 编辑
这是一对特殊的父与子。他们第一次相见是20多年前,第二次相见是在2025年的第一天。
1月1日,儿子刘小磊带着妻子,从宁波赶来敲开了杭州学院路178号“父亲”王万林的家门。他是从抖音上辗转找到王万林的电话和地址,“20多年没见,老爸还记得我的名字、年龄,甚至老家是哪里的都记得。”
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之间,发生过一段怎样的故事?这个拥抱为什么会迟到20多年?打开本期报纸,一起阅读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王万林,一位80岁的老人,曾经的下岗工人,救助流浪儿700多名。今年元旦,曾经受到王万林帮助的刘小磊带着妻子,敲响了王万林的家门。
王万林曾被评为“最美杭州人”,从1979年起,他利用微薄工资收留孤儿和流浪儿。王万林说,他不求回报,只想让这些孩子能够好好生活。
20多年前,还没毕业的刘小磊和父母吵架,一气之下从老家连云港东海坐车来到杭州,当他身无分文时,遇到了“老爸”王万林,“他问我怎么回事,然后把我带回了家,给我煮饭、洗衣。”在王万林家住了一周左右,刘小磊回家了,临走前,他对王万林说:“爸,我还会回来看你的。”这句话也让王万林记了20多年。
“我一直想来的,但之前工作不稳定,不想老爸担心,所以等到现在。还是愧疚,太晚了。”刘小磊说,他现在在宁波做健身教练,已娶妻生子。
刘小磊在抖音上联系到一位同样受到过王万林帮助的博主,要到了老爸电话。“我打电话过去说了名字,没想到老爸还记得我,姓名、年龄,甚至老家是哪里都记得。”
接到电话的王万林更是激动到一夜没睡。谈到过去的日子,王万林激动地抹着泪,刘小磊眼眶也有些红。
临走,刘小磊给了老爸一个大大的拥抱,“有需要你就打我电话,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的。”
现在,学院路178号将永远记录在他的导航目的地上。
(记者 王怿婷 张迪)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