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上写文章的人多了去了,凭着一支秃笔赢得功名富贵的多了去了。
但是,绝对没有一个文人像他那样,凭着几篇子虚乌有的高谈阔论,让皇上念念不忘,人都不在这个世界上了,皇上还派使者追到他的家乡,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稿子,说别让时间一长找不到了,或者让不懂的人给糟蹋了。
这个生前得享大名,死后名垂千古的人,是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名字和妻子卓文君紧紧连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没有卓文君,就没有司马相如。
❷
司马相如是现在的四川成都人,从小痴迷读书,痴迷击剑,想做一个天下无双的文武全才。
高远的理想,需要实现的舞台。家里东拼西凑了一点钱,给他在京城捐了个小官,想着步步高升上去,施展政治抱负,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
京城藏龙卧虎,哪有那么容易出人头地?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进京面圣的时候,与司马相如一见倾心。司马相如跟着梁王到了梁国,和一班才子们高谈阔论,写下脍炙人口的《子虚赋》,一时间圈粉无数。
美文传到京城,但汉景帝不喜欢文学,对诗词歌赋不感兴趣,点个赞也就撂下了。
和老爸相比,汉武帝可就太不一样了。
见到《子虚赋》后,年轻的汉武帝拍案叫绝:哇!这么好的东西,一定是古人写的吧?
在武帝旁边侍奉的太监杨得益说,陛下,这个人还在呢。他是臣的四川老乡,名叫司马相如。
❸
汉武帝性急,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
叩见之后,司马相如奏道:陛下,《子虚赋》写的是诸侯打猎的场景,不算啥。请让臣为陛下写一篇天子打猎的宏文!
这篇宏文就是虽然没有《子虚赋》名气大,但比《子虚赋》辞章华丽的《上林赋》,我们今天常说的“子虚乌有”等词,就出自这篇大名鼎鼎的词赋。
汉武帝龙颜大悦,司马相如的人生从此开挂。
汉武帝还让司马相如作为朝廷使节,访问与其家乡相邻的西南夷诸国,使司马相如衣锦荣归。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也由原来的茶余饭后的笑谈,变成了眼光精准,勇敢追爱,终于守得云开日出的励志故事。
❹
卓文君是四川成都邛崃人,老爸卓王孙超级能干,挣下巨大财富,当地达官贵人,都在他的朋友圈里。
但再牛,也无力颠覆老天爷的安排。女儿卓文君16岁出嫁,没几年老公就一命呜呼。守寡的卓文君只好回到娘家。
有天,卓爸爸和朋友聊天,说到县长的好朋友司马相如正在县长家做客,卓爸爸说,既然是县长的好朋友,我们也要表示一下嘛,摆个桌子,请县长和他的好朋友吃个便饭。
❺
这个便饭的场面之大,规格之高,当然是全县第一。
主宾司马相如也相当地给力,一出现,恰如玉树临风,飘逸的雄姿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震住了。
关键是县长特别把司马相如当盘菜,赴宴时不仅亲自迎接,而且在宴席上亲自把琴捧到司马相如面前,让他给大家露一手。
琴声向来和爱情连在一起。
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 · 司马相如列传》中告诉我们: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
琴声没有响起的时候,卓文君在别的房子已经听到了大家初睹司马相如风采时的惊呼声。琴声响起之后,卓文君再也掩不住自己的好奇,悄悄地从缝隙里往司马相如的方向张一张。这一张,眼睛就长在了司马相如身上,而且认定,此人就是自己此生的那一个。
正应了坊间的俗话,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❻
卓文君可不是个羞答答把爱情埋在心里、只会苦苦相思的人。
夜幕降临之后,她直截了当,直奔司马相如住地,然后,两个人一拍即合,趁着夜色茫茫,私奔到司马相如成都老家。
司马迁的原话是: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卓爸爸破口大骂,这个可恶的幺儿,简直把卓家的脸都丢尽了。发誓和她断绝一切关系,这辈子再也不要见到这个孽障了,一分钱都不会给到她。司马迁说的“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❼
司马相如家的日子,相当地窘迫。
没几天,富二代卓文君就受不了啦。但到底是富二代,有经济头脑。她撺掇司马相如,跟我回去吧,从我兄弟那儿借点钱,我们做点小买卖,随便能丰衣足食,何必在这儿苦哈哈的呢。
司马相如也不是个死脑筋,他卖了作为知识分子出行必备的车马,在邛崃租了个房子,开起了一个酿酒作坊。夫妻俩明确分工,卓文君前台卖酒,司马相如带着工人在后台做酒。
一个县才多大个地方,添了个酒坊,而且是首富卓家的女儿女婿卖酒的事,很快就轰传全县。把个卓爸爸气的跳脚,说这个不知死活的君娃子,私奔还不够,还要开个酒坊丢人现眼!
有人煽风点火,说太不像样子了,放谁谁不气呢,真真气死人哪!
有人开窍点化,说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生气有什么用?最最关键的是,司马相如不是个等闲之辈,何如现在助他一臂之力?
❽
卓爸爸叹口气:没(mo)得法子,也只好这样了。
然后以嫁妆的名义,给了小两口一大笔钱。
小两口笑着回到成都,置房买地,瞬间跻身当地上流社会。
司马相如像心像意地继续做他的政治梦。
后面的事,就是前面已经说到的,皇上召见,一步登天。
❾
这些,足以让卓文君成为妇女解放的先驱。
但光有这些,还不足以说明卓文君的不同凡响。
卓文君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丈夫出轨之后,她不动声色地成功挽回丈夫心。
这件事,司马迁没有写到《史记 · 司马相如列传》中。
但在好多历史书里,都说到了这件事。
大意是说,司马相如到外地做官,寂寞中和一个美丽的女子产生爱情,渐渐把曾经患难与共的卓文君抛到了脑后。
卓文君要一哭二闹三上吊吗?
才不会。
有人说卓文君写了一首回文诗,有人说卓文君织了一匹绢,织进了一首回文诗,不管是写在绢上的,还是织进绢里的,反正是派人送给了久未归家的司马相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头吟》,其中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历久弥新,被当代人铸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金句。
司马相如何等聪明,一看就明白了。明白之后,知错就改,找回初心,和卓文君继续演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歌谣。
读史卿曰:喜欢的,大胆追求。老公出轨了,巧妙地拉回来。现在的正室都得学着点啊。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