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55438|回复: 0

何苦呢?忙来忙去,吃亏不说,还失去一个儿子 ▍读史君

[复制链接]

何苦呢?忙来忙去,吃亏不说,还失去一个儿子 ▍读史君

发表于 2023-8-23 22:09:43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正序浏览
55438 0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史小翠 于 2023-8-24 00:43 编辑


嫁给太子她是国君夫人,嫁给老公公也是国君夫人。表面看,她没吃亏。实质上,她亏大了。


我们先回放一段故事:

伋是卫国太子,16岁,到了大婚的年龄。

他的老师右公子做主,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娶齐国国君的女儿宣姜为妻。

齐国多美女,宣姜公主就是其中之一。

宣姜到了卫国,照例,大婚之前,身为国君的老公公要接见一下。

这一接见不打紧,身为国君、一言九鼎的老公公,把沉鱼落雁的宣姜,直接送到国君后宫,扶上夫人之位,过起了老夫少妻的生活。


23.jpg
图源:来自网络



宣姜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公子寿,小儿子公子朔。

宣公很喜欢这两个小家伙,令左公子辅佐教导这兄弟俩。

作为国君夫人,宣姜的荣华富贵,已经达到顶点。

作为已婚女性,老公宠爱,儿子绕膝,这辈子的幸福美满,已经达到顶点。

但欲壑难填这个词,从来都有用武之地。

当了夫人,宣姜还想当太后。

自己的儿子是公子还不够,还得当太子,将来掌控国家命运。

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搬掉太子伋这块绊脚石。


宣姜虽然不当政,但生长君王之家的她,深切洞察人性。

宣公夺了太子妃,不用太子痛恨,宣公自己都会痛恨太子,因为宣公欠太子的啊。

宣公心里一直不得劲儿,早就想废了太子。

在此心境之下的宣公,只要稍稍被挑拨一下,那就无往而不胜了。

宣姜想和大儿子子寿一起干这件大事,但子寿是个纯良的少年,对政治不感兴趣。

二儿子子朔,却和妈妈心有灵犀。

司马迁在《史记·卫康叔世家》中这样写道:“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

这娘俩沆瀣一气,瞅着机会就黑太子伋一嘴,瞅着机会就黑太子伋一嘴……

宣公说,哎呀,伋这个孩子,还真是有问题啊,怎么这么不懂事!

但公然废了吧?说不出口。不废了吧?心上就像扎了一根刺。


刺的深了,时间久了,如果不拔出来,万万无法忍受。

宣公就给太子伋、也曾是自己的爱子,下了一道死命令,让他高擎挑着白牦牛尾的旗杆,威武雄壮地出使齐国。

太子伋没理由抗命,他也不是抗命的性格。

同父异母的弟弟子寿,早知父母和弟弟的黑心,他急忙找到太子伋说,大哥,你千万不能去,老爸已经在边界上布置好了,你一到那儿,假装强盗的杀手,就会干掉你。

太子伋想了想说,违抗父亲的命令而求生,那不行,不合规矩。

太子伋视死如归而去。

哥哥义无反顾地出发了。子寿心说,这怎么行呢?这么好的哥哥决不能死!爸爸妈妈和弟弟坏良心,我不能坐视不管。

子寿就雇了一条大船,急死忙活地赶上太子伋。说,哥,我赶来和你喝一杯诀别酒。咱哥俩一醉方休!

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太子伋,喝的很畅快,酒到杯干,不一会儿就被有备而来的子寿灌翻了。

太子伋醉卧舟中。

子寿拿上那杆标志性的白旄旗杆,跳上出使的大船,连夜向卫、齐边界进发。

等待多时的杀手,看到白旄,想都没想,一拥而上,把子寿给杀了。


又不是装睡,只是醉酒,所以,不用叫,都会醒来。

太子伋醒来不见了白旄,酒劲儿一下没了,急忙往边界赶去。

这时强盗还没来得及回朝向国君报功呢,听太子伋说杀错人了,一下愣在那里。

太子伋说,愣着干嘛,君王的命令是什么?不完成任务的后果你们不知道吗?

强盗们点头。

太子伋说,这不就结了。拿上我的人头,请功去吧。


太子伋死了。

公子子寿死了。

于家而言,死了儿子很伤心,但宣姜的大目标达成了。而且,子寿虽然不在了,最喜欢的子朔还在。

于国而言,太子没了,夫人生的大儿子没了,轮也轮到夫人生的小儿子子朔了。

打小就有野心的子朔,轻而易举,被推上了太子位。

宣公去世后,子朔顺理成章即位,历史上称为卫惠公。

读史卿曰:宣姜的命,注定是国君夫人。嫁给太子她是国君夫人,嫁给老公公也是国君夫人。表面看,她没吃亏。实质上,她亏大了。嫁一个老头子,被宠之外,剩下的都是郁闷。嫁给太子则不然,青春年少,意气相投,所生儿子,不必施展阴谋诡计,笃定成为国家接班人。何苦来哉?所以忙来忙去,无所得,白白失去一个儿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