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觉得可以照顾好自己,子女也往往顺从他们的心意。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老人出现以下迹象时,表明他们已无法再独自生活,需要得到照护。
迹象1:蓬头垢面 当老人变得不修边幅、蓬头垢面时,可能是疾病导致的。例如,关节疼痛会让洗漱、穿衣、洗澡等变得困难,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会导致尿便失禁等。这些都意味着,老人单靠自己很难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需要家属帮助。
迹象2:走路不稳 如果老人体重快速下降,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药物副作用引发。若是走路不稳、上下床和上下车困难,表明老人行动能力变差。此时若无法获得必要的协助,老人受伤的风险将大幅上升。
迹象3:身上有伤 当发现老人身上有不明原因的伤,如瘀青、擦伤、烫伤等,亲属要足够重视。视力下降或平衡感变差可能导致老人频繁碰撞家具,出现瘀青;关节炎会增加操作锅碗瓢盆的难度,可能使老人烹饪时被烫伤。如果伤口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迹象4:家里杂乱 如果原本干净整洁的家变得杂乱无章,冰箱里堆满过期食物,可能意味着老人在处理家务方面遇到困难。杂乱无章的环境会增加老人的跌倒危险,带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他人帮助。
迹象5:回避社交 如果老人对以往的爱好失去兴趣,开始拒绝参加聚会或回避与亲友联系,可能表明他们正遭受抑郁、听力受损、视力下降等问题的困扰,也可能处于认知能力下降早期,因为记忆力减退和沟通障碍会让他们害怕出错,回避社交活动。
迹象6:财务不清 如果老人经常出现逾期付款、重复支付、钱财丢失等情况,可能是痴呆症的早期信号。老人可能更容易成为诈骗目标,需要家属密切关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迹象7:慢病失控 如果老人无法自行管理慢病,或出现新的健康问题,需要家属提供照护支持。否则,老人可能因为忘记服药等,导致健康状况恶化。
迹象8:记忆减退 老人偶尔忘事,不必过于惊慌。但如果他们连亲人的名字都记不住,可能意味着认知功能已经严重衰退,难以独立生活。
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家属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增加探望老人的频率,多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马丽娜)
来源:保健时报(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