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366|回复: 0

我的天山梦

[复制链接]

我的天山梦

发表于 2025-3-19 17:54:09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366 0 查看全部


文、木刻 / 熊俊林(原创)

11.jpg
戈壁惊开新世界(局部)


我创作《天山梦》源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黑白"人生》一书。

该书出版前即被《西部》文学杂志选章发表(2014年第12期),入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农家书屋"并于2017年6月第二次印刷后又以"一位版画家的传奇"于2020年4月在新疆自媒体平台连载,历时两个月又十天,连载七十天后打上了句号,当时阅读量就已过10万。加上后续的补充追忆文章《熊俊林作品合集》,总阅读量已逾25万。为感谢读者厚爱,这次我精选和补充了后续的部分内容和章节,字数也由16万字增至26万字,新增和充实了十三个章节,美术作品作为插图也由80余幅增至116幅,基本上是随着我工作环境的改变,从事什么工作就在业余时间里画什么生活。因而进一步完善和丰满了全书的结构与故事情节及年代氛围。屈指算来,虽己出版近十年了,我还是要由衷地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西部》文学杂志社和自媒体平台,感谢各位主编、编辑们的推崇鼓励和辛勤付出。感谢广大读者和老领导、同事、同学、朋友们的热情鼓励和支持。

12.jpg
天山牧歌

原书稿是2014年十月左右完成的,被《西部》杂志选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一些反响。为确保作品的正能量,当时我就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征求过大家的意见,并深入座谈,集中看法。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作了加强和调整。同时由昌吉州文联和州党委宣传部审定把关后,于2015年5月报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版局审批。不久便接到电话通知批准选题,同时决定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其间因我考虑到书的内容很大部分都是反映我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和经历,并且得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有自已的出版社后,又临时决定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报请兵团党委宣传部审定,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在兵团第二届绿洲博览会前夕(2015年8月)出版并首发。昌吉州电视台也于次年经过两个多月的采访采景和制做,在《艺览昌吉》栏目上播放了专题片《熊俊林的"黑白"人生》,并入编了昌吉州广播电视艺术精品书(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肯定和鼓励

需要一提的是,我至所以写这本书,并不是我过去有什么文学创作基础和追求,更不是长期的从事文学创作。而是生活的积累似乎突然间打开了我人生中的另一扇窗户,使自己一时竟找到了突破口。这也充分说明了艺术创作的某种偶然性。其实我本就是一名业余木刻版画作者,坚持长年业余自学绘画和木刻版画当时已近四十年,在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已渐入无力深入前行的状态。就艺术和文学专业而言,充其量我也只是个草根和在野的业余文艺作者,急待寻找和提升新的表达形式。回顾这一过程时的2013年,正好庆祝阜康撤县建市二十周年邀请我观光,几位了解我的老领导就建议我把过去长期从事机械模型工作和党委宣传工作,到自学木刻版画的经历写出来,以对如今的社会有所启发。而看着眼下自己生活过的第二故乡,我不禁思绪万千,激动之情难于言表,这也无异于向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时竟激发了我的很多回忆。于是间想到了很多往事和为画画而走过的曲折道路及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种种遭遇。现在想来,今天回顾这些往事,虽然觉得似乎迟到了,但仍觉得不失其历史意义和思考。于是间倾诉之情便油然而生并一覆难收。此刻的我竟从心底里涌出了一首民歌《知心的话儿呀要对党说》。

13.jpg
戈壁新泉

同时我又是上世纪1700万知青中的一员,既是兵二代、又是疆二代,和共和国同龄的我,童年时随母亲西出阳关,饿过肚子熬过饥荒,上过山下过乡,开荒造田,屯垦戍边。当过农工、木工和机械模型工,干过翻砂工作和团场宣传干事。在那个年代里,作为可以改造好的子女,不到十八岁下乡的我,两年后就经过在广阔天地里的磨爬滚打,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连队标兵班的副班长。既滚就了一身泥巴,也练就了一颗红心。成了全团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典型,曾多次在团党委安排下作学习"毛著"的讲用报告。作为知青,也以自己的经历讲述着对《矛盾论》《实践论》的理解。改革开放初期,又是一名通过长年自学从工人中走来,从《新疆工人报》和《新疆军垦》报上起步的业余木刻版画作者。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明白自已对生活的责任。作为新中国第二代新疆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同祖国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并坚定不移地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

由于工作努力和艺术创作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政治部和国家农牧渔业部农垦总局及自治区总工会和各级党委的表彰。本地区和新疆兵团的团志、县志、昌吉州文史及《新疆现代版画发展史》《新疆美术五十年作品集》《新时期新疆体裁美术创作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成就》《台北一新疆版画大展作品集》《庭州的记忆》等文献史料上均有记载,但由于受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终因出身不好及其它的所谓"问题"而遭非议。从我九岁(一九六○年)进疆时踏上这块土地时起,宕荡起伏的生活和多舛的命运就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尽管因特殊的经历和家庭出身而饱经磨难而起落,但却仍在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讴歌边疆的情怀。在客观环境不都尽人意的现实生活里,逐渐地坚定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与向往。从中更不难看出自已执着的对艺术、对理想、对真善美的追梦情结。同时又通过我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自己的梦想。毫无疑问,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全了我,造就了我,引导了我。同时我也想到,兵团要发展,更是要改革。决不能默守陈规,固守在单一的传统的屯垦戍边的老路子上。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屯垦戍边也要创新,也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守土建设,也要融合开放。更要调整利益格局,凝心聚力,固本强身,牢记初心,不辱使命。

14.jpg
老军垦

为使我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更有时代感和真实感,同时又能展现我对艺术的不懈努力,老领导们建议在书中选用了我卅多年来创作的110多幅不同时期特色,又分别发表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书画报》《中国工运》杂志、《中国农垦》杂志、《中国美术报》《文化艺术报》以及《南方日报》《大众美术报》《长江日报》《深圳特区报》《新疆画报》《新疆艺术》杂志、《新疆艺术学院学报》等全国众多有影响的报刊杂志和区内外美展上的作品,因为我的版画创作就是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鼓点起舞的,我要以我的生活和作品为她鼓与呼。同时在创作中不断地对过去卅多年发表和展览的作品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情到深处时,我甚至几次放声大哭。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开拓了我的思想境界,而自学成才的经历又激励着我鼓起了写这本书的勇气(曾被自治区总工会评为职工读书自学活动先进个人)。

15.jpg
话丰年

同时我更懂得,新疆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片土地上,其实有很多像我这样不同程度经历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同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华民族,认同了伟大的中华文化,认同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守土固边责无旁贷。建设边疆,舍我其谁?因此我深知自已所经历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方向是明确的。我们这代人在追梦的过程中虽然付出很多,但不抱怨,始终不渝地努力着。因为历史赋予了我们使命!而《天山梦》正是我人生的倾诉和剖视。因此我要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西部》文学杂志社及相关媒体平台慧眼识珠。感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我的哺育并提供了我努力奋斗的舞台。今天,我要把经整合和续写过的《天山梦》奉献给我的祖国母亲。

诚然,《天山梦》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在文学艺术和思想水准上,还是存在诸多不足的,但作为一名自学路上的艰难跋涉者,我对生活的激情是昂扬的、真实的、向上的。因此也就正如同歌德所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而且我还认为,文学艺术本就是人学,是情感的奔泻,是人生的反省,尽管也要努力服从于理性的轨道,却肯定要被作者的自身条件所左右,而"理性"的栅栏又怎能挡得住汩汩的生活清泉呢?因此这种局限是客观的,必然的。也正因为如是,才更是深刻的,真实的。借此开篇累述,再次感谢读者朋友们的关注和厚爱。

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