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老人代写回忆录悄然兴起。
简单来说,就是老人口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写作者根据口述内容进行整理润色,最终形成一本回忆录。
打开某社交平台搜索关键词“回忆录”,相关笔记达9000余篇,各类信息五花八门。
“我给老年人写回忆录月入两万元”“代写回忆录,一本至少赚一万元以上”“一次回忆录代写的真实经历”……多是写手们在分享经验,也是借机寻找客源。此番热度之余,有人认为是银发经济的新风口,有人保持观望,也有人主动加入,成为记录者或被记录者。
为老年人代写回忆录在写些什么?记者带着疑问,联系到两位写作者,听听他们笔下的故事。
受访者之一为“老橘子爱写作”(社交平台账号名,文中简称“橘子”)拥有五六年散文写作经历,目前已代写8本回忆录。
受访者之二为“写回忆录的青梅”(社交平台账号名,文中简称“青梅”)曾为图书出版编辑,现从事品牌文案、自媒体宣发工作。
一本回忆录2至5万元 年轻人作为礼物送给长辈
11月20日晚上9时,记者联系橘子时,她刚从客户家中出来,客户是一位年近60岁的叔叔。
“一般找我代写回忆录的客户在60-75岁居多,也有40岁左右的人群,不少是熟人推荐过来。”橘子说,写一本回忆录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价格一般是3万元一本。代写回忆录的这几年,橘子听到了很多随时代浪潮发展的普通人的故事。
84岁的陆先生是橘子接触的客户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退休前是一名会计,幼年时期,农民出身的他要想读书并不容易,幸而家人支持,老先生的奶奶想尽一切办法送他去读书,他也抱着对知识的莫大渴望学有所获,后来找到一份会计工作,又利用平日所学为周边邻居、朋友提供法律援助,一做就是几十年。在老先生看来,读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始终怀有感恩之心。
这本回忆录共有12万字,在橘子笔下,陆先生的一生被尽数描绘。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多的是细碎、平常的小事,但就是普通的每一天构成了陆先生的一生。”橘子说,不少人觉得回忆录是大人物、成功者的“专属”,事实上记录本身不分大小,也无关他人,只为自己。很多老年人只是为留下一份纪念,有些甚至不会给儿女看。
青梅接触代写回忆录的这几年,跑过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也有不少年轻客户联系她,有一位男生希望她能记录下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
奶奶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从小父兄管得比较严,社交圈子比较窄。后来她去私立中学念书,遇到一个年纪差不多的年轻男老师,会弹钢琴、跳舞、打篮球。爷爷第一次见到奶奶,只觉得这个女孩白白净净,特别天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十分可爱。
年轻男生描述得很细致,青梅听完也很感慨。“普通人也有权利记录他们的一生。”在青梅的社交平台上,主页被置顶的内容里就有这句话。随着代写回忆录兴起,像橘子、青梅这般的写作者一周能接到很多前来咨询的人,当中不乏老年朋友主动希望被记录,也有年轻人希望作为礼物送给父母、长辈。
写童年写工作写爱情 回忆录能否满足精神需求
代写回忆录到底写些什么?不少人仍有疑问。
有人写事业:从青涩少年到成熟中年,从生产队的辛勤劳作到砖厂的汗水浇灌,再到菜摊前的日夜奔波,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泪水。
有人写童年:童年记忆中,夏天总是炎热而漫长。每天放学,都会跑到学校的井边,用绳子打上冰凉的井水喝。记得那时有个女同学,她的妈妈会用盐水瓶用薄荷泡水让她带到学校,很多人都特别羡慕。
也有人写爱情,写遗憾,写挑战,写人生中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时刻。青梅说,自己会先列出大致提纲,提前发给受访者,比如关注他们童年、青年、恋爱、婚姻、工作、子女等故事,还有人生一些重要时刻或特殊经历。
“一般顺着时间线来问,会更容易激发他们的记忆,回忆的过程也是回望人生经历,分享感受。”在青梅看来,代写回忆录更在于倾听,老年朋友有时更需要一个倾诉的机会,而写作者恰恰能够满足。
陪伴、倾听,需求“被看见”,对于这些,橘子也深有感触。她说,自己接触过的老年客户中,诉说的需求都比较大,自己也会尽可能听他们讲述更多的人生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都成为了朋友。
“之前身体不太舒服,还有客户特意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心里很温暖,这不仅仅只是一单生意。”橘子说。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这标志着,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在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衣食无忧等养老需求的同时,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同样需要被看见。这些承载期待的回忆录不仅是个人回忆,也是社会发展的见证。也许,通过回忆录,年轻人能更加理解家中长辈的生活轨迹和经历,增加代际沟通与理解。
记者 乐美真 来源:浙江老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