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788|回复: 0

缓解痛苦,抚慰哀伤。 守护生命温暖“谢幕”

[复制链接]

缓解痛苦,抚慰哀伤。 守护生命温暖“谢幕”

发表于 2024-10-25 19:06:55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788 0 查看全部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现代医学的核心价值,即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帮助家属抚平哀伤。


现代医学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包括提供疼痛管理、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这其中就包括安宁疗护。


医生:缓和医疗和专科治疗并不冲突


在采访柴栖晨的过程中,对于“死亡”,他用了“人生谢幕”“生命善终”等表述,这是长期以来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体会。


10年前,他参加“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后,将关注重点转移到“缓和医学”。8年前,柴栖晨加入浙江医院全科医学科团队,从而对“全人、全家、全程、全生命周期、综合性健康照护”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理解。2018年3月,他担任浙江医院医疗照护病房主任,开始全面实践安宁疗护临床工作。2022年,浙江省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成立,“我们真正找到了‘组织’。”


如今,身兼浙江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和医疗照护病房主任两职的柴栖晨兢兢业业地守护着终末期病患。


一位79岁的食道癌患者,不能耐受抗肿瘤治疗,生命预期评估小于3周,且有严重恶心、呕吐、腹痛、焦虑等情况。患者来到安宁疗护病房后,多学科团队在尊重其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意愿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照护,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心理痛苦得到缓解,平和地度过了最后6个月,患者家属也得到哀伤抚慰,真正做到“生死两相安”。


“其实我们建议,当不可治愈的疾病确诊后,根据患者需求,可早期开展缓和医疗支持。缓和医疗和专科治疗并不冲突,相反,缓和医疗通过全方位关怀,可解除或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对专科治疗耐受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柴栖晨说,他进一步解释,缓和医疗是提高面临危及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人生活质量的一种方法,通过早期识别、正确评估和处理疼痛及其他身体、社会心理或精神问题,预防并减轻痛苦。安宁疗护是缓和医疗的最后阶段,治疗过程中,医护、志愿者、社工团队通过良好沟通,充分尊重患方知情权、自主权,真正做到共同决策、医患一家。


护士:死亡不是冰冷绝望的


“我们不会放弃每个病人。”有着19年工作经历的李燕芳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综合内科等多个科室工作过。安宁疗护病区成立之后,这位资深护士成了终末期患者的“守护者”。


李燕芳对一位92岁的老人印象十分深刻。当时老人被高度怀疑是胃肠道癌,医务人员与家属召开“家庭会议”,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吃不消放化疗,家属决定采取保守治疗。为了让他最后的日子有家人陪伴,身体不好的老伴被安排住到了同一间病房。在这里,老人和妻子一起庆祝金婚,拍了婚纱照,还在家人陪伴下开开心心度过了最后一个元宵节。老人临终之际,院方人员来到他家中送别,并给予家属哀伤辅导,帮助他们走出悲伤。


长期面对生老病死,不仅没有让李燕芳退缩,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勇敢。她说,多年工作经历让她有了更多的共情力、同理心。面对病患,她会告诉自己“多做一点,尽最大努力”。


“希望更多临终者能感受到死亡不是冰冷绝望的。”李燕芳说,这也是支持她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信念。


志愿者:

做好医护与家属间桥梁


“其实在与病人的交流中,我们也受益匪浅。”42岁的钱萍机缘巧合,于2023年初成为安宁疗护志愿者。她穿梭于浙江医院三墩、灵隐院区,以及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每周都会陪伴病患,最长的一位患者她陪伴了半年时间。


为了成为一名安宁疗护志愿者,钱萍接受了专门培训。实际工作时,她会先跟着医务人员查房,通过听、看,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当独立面对病人时,她做的最多的是倾听,听病人回忆人生,帮他们梳理人生,提升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可,重构人生意义。


“病人愿意说,我们就多听,遇到阻抗性强的患者,我们会选择默默陪伴,或在床边读书给他们听,或放些舒缓的音乐,或帮他们做一些芳香护理。”钱萍说。


除了让病人在精神层面得到抚慰,钱萍也会通过与家属的沟通让他们勇于表达对亲人即将离世的悲伤之情,甚至重塑病患与家属的关系,让彼此不留遗憾。


“我觉得我的生活很幸福,所以要把幸福分享出去。”钱萍说,这也是她加入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的初心。


记者 戴虹红

来源:浙江老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