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445|回复: 0

了解不多,未来可期。 安宁疗护越来越被接受

[复制链接]

了解不多,未来可期。 安宁疗护越来越被接受

发表于 2024-10-25 18:56:23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445 0 查看全部




你对安宁疗护了解多少?你是否有家庭成员接受过安宁疗护?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哪些因素促使患者和家属选择了它?


近日,记者就相关话题向中老年人发起问卷调查。在参与的102位受访者中,40-59岁占20%,60-79岁占59%,80岁以上老年人占21%。结果显示,大家对安宁疗护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字面含义,真正经历过的家庭很少。但多数受访者经过了解,都认为安宁疗护维护了患者尊严,减少了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


多数人不了解 有人说“太难抉择”


安宁疗护,是指为罹患不可治愈或不可逆转的疾病的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你对安宁疗护了解多少?”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仔细咨询过安宁疗护的相关环节。41%的人知道相关概念,但不清楚具体内容。52%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了解什么是安宁疗护,只能通过字面含义理解。8%的受访家庭有成员接受过安宁疗护。


“什么是安宁疗护?它和‘安乐死’有什么区别?”55岁的赵大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他表示,自己会下意识地将它和“安乐死”联系在一起。如果不仔细了解,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周大伯的父亲曾经接受过安宁疗护。他认为,这是一种治疗方式的转变,从过度治疗转变为包括身心在内的缓和治疗,让患者可以有尊严地离世。


52岁的徐阿姨因为母亲的缘故,曾系统了解过安宁疗护。当时,她正打算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医院安排治疗时,母亲却先一步离世。参加这次调查,勾起了她的回忆。她说,自己时常会想,如果能早些接受安宁疗护,在最后那段日子里,母亲或许会少些痛苦。


“当生命真的需要做出选择时,你会如何抉择?”面对这一问题,68%的受访者在听了记者介绍后,表示选择安宁疗护。12%的人说,无论如何都要继续抢救。20%的人回答不知道,太难抉择。


“没有什么比抉择生命更难,只有真正面对时,大家才会被迫做出选择。”58岁的孙阿姨说。


实际作用得到认可 未来发展可期


安宁疗护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避免过度治疗,减轻家属的照护负担,让患者和家属和家属能够得到科学的临终辅助和指导。本次调查显示,这些作用都是大家对安宁疗护并不排斥的重要原因。


77岁的李大伯说,当疾病已经无法治愈时,患者遭遇的痛苦恐怕无法想象,安宁疗护是让处在这一阶段的患者选择一种更有尊严的生存和告别方式。


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并不局限于患者。为家属提供系统、科学的心理调节服务也是它的一大重点。66%的受访者认为这项服务很有必要。27%的人对亲属心理调节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7%的人认为与亲人即将分别的痛苦,无法通过外部的心理调节纾解,只能通过时间来治愈。


“死亡是人生必经阶段,如何让家属尽快地走出悲伤的情绪,积极面对新生活,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65岁的钱大伯说。


45岁的周先生认为,如果亲人的离世让家属久久难以释怀,甚至有可能长期陷入到负面情绪中,医疗手段的及时介入就很有必要。


对于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前景,半数受访者很看好,48%的人认为这一产业会有发展,但前景未知,仅有2%的受访者完全不看好这一产业的未来。


许多受访者表示,随着大家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包容,相信安宁疗护也会逐渐被更多的人理解、接受。


记者 林乐雨


来源:浙江老年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