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些人刚愁完孩子沉迷游戏,又开始愁爹娘沉迷微短剧。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有网友在网络平台诉称,“没想到微短剧的受众竟然是我爸。”仅仅一顿饭的工夫,父亲就为看微短剧“激情充值”200元。
这其实并非个例。多名网友跟帖表示,父母对微短剧上瘾。受访者父母中,有的俩月充值4000元,有的消费总额上万元。这些中老年人起初多是被刷屏的短视频所吸引,一旦点开,就被算法套牢,成为精准营销对象。
当下,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阅读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微短剧正在成为各年龄层观众追捧的对象。2023年以来,大量100集左右的小程序剧疯狂上线,每集一两分钟,什么“赘婿逆袭”“霸总独宠”“女主重生”等爽感剧情,吸引不少用户点击进入小程序付费观看。
通常情况下,小程序剧的前几集是免费的。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之后的剧集则会收费。哪怕每集的收费不到1元钱,看完一部短剧往往需要花费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算下来比看一部大制作电影价格还高,堪称“贵”得离谱。
从报道来看,在部分平台微短剧小程序充值页面上,均自动勾选了“默认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选项,并且能够自动扣款。而很多老年人使用手机不熟练,在受到“解锁一集只需0.9元”的诱导后,对这种诱导型消费毫无警觉,甚至对已经启动“自动解锁”的授权也一无所知。由于小程序会不定时的下架,子女们发现后,不仅投诉之路漫长,能追回的金额也实在有限。
互联网时代,老年人对数字技术不熟悉,这本是他们的痛点和弱点。照说年岁渐长的父母辈,生活总得找点乐子,刷刷短剧和短视频本也无伤大雅。只不过现在互联网上的老玩家们,精心研究老年人的喜好和焦虑,一边在内容上对老年人“洗脑”,精准推送形成“信息茧房”。另一边在小程序上对他们诱导消费,利用信息差,利用规则打擦边球,在老年网民面前挖下一道道数字深坑,这种手段和套路,真是坑起人来没商量。
显然,微短剧的付费陷阱,就是对老年人的一次数字“围猎”。怪老年人辨识能力不强,怪年轻人陪伴太少都是不够的。或许我们该反思算法精准营销方式,是否能确保更多消费者权益,尤其对互联网中的老年人更友好一些。好在广电总局已于2023年11月开启了新一轮微短剧专项整治,小程序广告投放和跳转也会变得规范起来,或能帮助老年人乐享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
来源:钱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