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3011|回复: 0

他拾的不是“荒”,是心慌

[复制链接]

他拾的不是“荒”,是心慌

发表于 2023-10-28 00:25:38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3011 0 查看全部
本帖最后由 李嘚瑟 于 2023-10-28 00:28 编辑


77.jpg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总喜欢囤积各种物品。这些物品有的是自己或家人用过的旧物品,有的是从外面捡回来的,即便是已经堆积多年、不会再使用的东西,老人也不舍得丢弃,所以住处总是塞得满满当当。为此,老人们免不了和家人、邻居发生矛盾,引发争吵和不愉快。为什么有的老年人爱囤积旧物?心理专家提醒:老人拾的不是荒,而是“心荒”,囤积的背后是心理的偏差和情感的失调。

谢女士的烦恼:老人迷上捡“破烂”

78.jpg

79.png
部分老人在家中囤积物品的实景图(图片由“马俐”提供)

“她总从外面捡东西回来,开始都是些小纸盒、小瓶子什么的,我以为她就是想攒一起都卖掉。可是后来,什么大纸箱、铁盒、各式各样的包装盒都堆满了屋子。她那屋没地儿放,都堆到客厅里来了,厨房里也到处塞着塑料袋,家里成了垃圾堆,烦死了!”8月19日,四川成都的谢女士对记者大倒苦水,称自己的婆婆的囤积症越来越严重。

她还提到小区里有几位大爷大妈,总是在楼下的垃圾桶旁望着他们,“有时候我手里拿着矿泉水,他们一直直勾勾地盯着,盯得我实在不忍心,干脆两口喝了把瓶子送给了他们。”谢女士表示,自己家的小区还算是个高档小区,她实在不明白:明明家庭条件不错、收入不低,这些老人为啥还要整天热衷于收集废品?

据记者观察,很多小区都有几位拾废品的老人,他们忙碌于小区的垃圾箱、废品回收站,寻找废纸壳、塑料瓶、淘汰的家具以及任何他们认为还有一些价值的废弃物,收集起来拿去变卖,成了小区的义务“清理工”。

除了囤积废品,老人舍不得丢弃家中旧物的习惯也让家庭成员头疼。“我家锅铲用了二十年了,是孩子爷爷的‘传家宝’,舍不得丢。”“我妈天天说我,买菜时送的塑料袋就是垃圾袋,为啥还花10块钱去买?”“家里十几年前的面板,都裂缝了也不让扔,还是老两口从千里之外背过来的,好沉好沉。”在网上输入“囤积”二字,跳出来的网友抱怨比比皆是。

大爷大妈爱囤物 家中变成“垃圾场”

8月17日,总部位于成都的清洁整理服务公司“马俐管家”的两名员工大程和大胖(两人均为化名)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印象最深的服务经历。

今年4月份,“马俐管家”重庆分公司接到某社区的委托,为一位独居老大爷清洁整理房屋。进屋子后,大程看到约80平方米、两室两厅的屋里堆满了吃完或没吃完的外卖盒、塑料袋,无数瓶瓶罐罐和旧衣物,甚至还有旧马桶和烂拖布,各种废弃物堆起来足有2米多高,整个屋里弥漫着难闻的味道。“陈大爷是名清洁工,每天都会捡回来些垃圾废品,日积月累就成了这样。大爷每天都得靠攀爬加匍匐前行,才能越过这些囤积品出门。”大程说,他和6名同事从早上9点清理到晚上7点半,才将屋子里的垃圾全部清空,光超大的黑色垃圾袋就装了近600袋,大型垃圾清运车来回装了三四次。

与陈大爷每天出去捡垃圾不同,成都金牛区某小区60岁的况婆婆,腿脚不好、行动不便,却痴迷于网购,囤积的快递塞满了三居室。“今年2月份,我们接到社区订单,称这位婆婆家里纸箱囤积太多,有安全隐患,让我们帮忙清理一下。”大胖说,况婆婆家里囤积的主要是各类保健品、过期食品,很多都是整箱购买,包括整箱的洗衣液、肥皂等。但他们遭遇的困境不是如何清理物品,而是来自大妈的阻挠。“很多保健品老人都舍不得扔,就算我们告诉她那是假的、过期的也不行,好说歹说才把那些变质过期的食品、损坏严重的生活用品扔出门。我们干了3天,那些该丢掉的东西居然还没清理完!”

据了解,况婆婆的退休金并不低,子女都在外地,她一个人住在成都。大程和大胖坦言,他们服务过的有囤积“爱好”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人。有的老人没有收入来源,或者一直过得比较俭省,就会出去捡纸箱、塑料瓶等废品用于补贴生活。“其实他们只是想找点事情干,或是因身体不好的原因,无法自己将家中全部打扫干净。如果能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老人还是喜欢清洁的环境,他们肯定会爱干净!”

专家支招

“他们拾的不是荒,而是‘心荒’。”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苗看来,“囤积症”的起因可能是心理的代偿和情感的缺失。过度囤积行为的出现可能与心理创伤有关,比如早年生活匮乏带来的恐惧感、晚年情感缺失带来的孤独感、经济收入有限带来的窘迫感等,简而言之,囤积是逃避心理痛苦的一种回避行为。因此,我们要从心理层面去了解和理解家人的囤积行为,不要简单粗暴地斥责或者与他们争吵,也不要擅自丢掉他们囤积的物品,这样会加剧他们的负向情绪,导致囤积行为的进一步强化。

咨询师表示,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囤积行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恋旧心理。旧物在老人眼中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睹物思情,这是他们与过去的链接,也是他们人生意义的某种物化的象征。否定旧物,就是在否定老人的过去。二是代偿心理。老年人大多经历过饥荒甚至战争,饥饿感是对生存本能的威胁,这种感觉让他们记忆深刻,所以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他们会用“过度”的囤积来缓解当年的焦虑,进行自我疗愈和安抚。三是安全感不足。若子女疏于照顾,老年人会出现情感淡漠,通过对物质的控制和占有,保持生活的方向感和富足感。四是社会活动单一。老年人有大把的时间,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囤积点物品可以卖钱,让他们获得了正向强化,把这事儿当成了“工作”和老年生活的寄托。这类老人往往比较内向、孤僻,缺少社交活动,收集储藏物品成了他们与社会连接的方式。

针对个别老人在家中囤积垃圾的现象,咨询师呼吁,帮助老人改变囤积的习惯可以从家人做起。家属要给予老人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体会到被关心与被爱,有利于促进他们对物品态度的转变。也要督促老人多参加社交活动,建立新的朋友圈子,充实自己的生活。当然,还要帮助他们养成处置闲置物品的习惯,和他们一起做一些事情:如帮助老人分析囤积症的利弊,以及耐心和老人讨论到底这些物品对自己来说有没有用处等。对于独居老人,社区可以联合各方面力量,对老人囤积垃圾的行为进行劝诫和心理疏导,并联系家属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给予家庭关爱,用爱化解老年人心中的寂寞,让老人们的老年生活更精彩更有意义。


作者:伍亚玲  晚霞报

原题:家有老人爱囤“破烂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