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49307|回复: 2

你骂她狠,但那个被害的人其实更狠 ▎读史卿

[复制链接]

你骂她狠,但那个被害的人其实更狠 ▎读史卿

发表于 2023-7-29 19:33:31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49307 2 查看全部

辅佐丈夫定天下,不声不响除掉二臣。太史公夸她坚毅,后世说她心辣。


如果不按《史记》美女的排序,我们脑子里想到史记美女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第一个想到黄帝之妻嫘祖、大舜之妻娥皇女英等,我们想到的,要么是武则天,要么是吕太后,要么是妲己,要么是褒姒等。

对于一部专著来说,历史总是太长,要装的事情总是太多,没办法把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细细道来,尤其是女性,在那个血腥杀伐的冷兵器时代,女人只不过是男人树上的一片叶子,或者茫茫荒野里的一朵鲜花,总而言之女人就是历史的调味品而已。

正是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哪怕是为项羽做传,也只在这个西楚霸王穷途末路的时候,才把跟随他转战南北若干年,为他耗尽青春、牺牲性命的虞姬拎出来。所记虞姬的所作所为,也只停留在唱歌跳舞而已。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两个心心相印的爱人,最后一次和歌共舞,然后虞姬在大帐中抹脖子自杀,项羽跑到江边,又杀了好些人,然后把战马赠给依然爱戴他,愿为他提供方便的亭长。一个伤痕累累的末路英雄的表演完毕,然后自杀了事。

你看,司马迁给女人的笔墨就是这么吝啬。对一个能歌善舞又会填词的美女+才女,只用了“有美人名虞,常从幸。”几个字,然后是项羽唱了几首歌,虞姬与之倾情合唱。仅此而已。《史记·项羽本纪》通篇,都是写这个被对手打得死无葬身之地的刚愎自用的家伙,写写也就罢了,还让他进入《史记》第一等尊崇的文体——本纪。

《史记》130篇,“本纪”统共才占了12篇。

33.jpg
吕雉


能够进入《史记》本纪荣誉殿堂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因为只有12个,所以我们在此简要交代一下:本纪第一,是五帝(包括黄帝在内)。本纪第二,是夏代及其开山祖。本纪第三,是殷代及其开山祖。本纪第四,是周代及其开山祖。本纪第五,是秦代。本纪第六,是秦始皇。本纪第七,是项羽。本纪第八,是汉高祖刘邦。本纪第九,是吕太后。本纪第十,是汉文帝刘恒。本纪第十一,是汉景帝刘启。本纪第十二,是汉武帝刘彻。

由此可见,《史记》本纪所载,不是一个朝代,就是一尊帝王。而有些人即使当了帝王,也没能进入本纪,比如汉惠帝。由此可见,司马迁对进入《史记》本纪的人物,有自己的一套甄选标准,并且相当严格。能够让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本纪体裁为之做传的,绝对不是一般般。

那么,向来只把女性当陪衬,连黄帝之妻嫘祖、尧的母亲庆都都没给做本纪的司马迁,为什么单单把只是太后吕雉,放在本纪的高位,隆重推出呢?

是司马迁特别喜欢吕太后吗?未必,司马迁揭吕太后的糗事多了去了,比如她残酷迫害戚夫人,比如她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到前方打仗而装哭,比如她被匈奴写信侮辱而无还手之力等等,吕太后的尴尬几火车都装不下,司马迁一点都没为之遮掩。

在司马迁的眼中,吕雉固然不是良善之辈,但却是个顶顶了不起的女人。否则,他绝不可能不惜笔墨详尽书写吕太后其人其事。而且所用的篇幅,和秦皇汉武差不多。

那么,《史记》美女吕太后,到底何德何能,让司马迁那么辛苦地为之树碑立传呢?

我以为,司马迁是站在公允的立场上,权衡了吕太后对人类社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之后,慎重作出的决定。


2200多年前,吕雉生于今天的山东单县。老爸吕公为了躲避仇家,带着全家搬到了好朋友当县长的沛县。

话说县长“有朋自远方来”,大官小吏们都堆出笑脸前去贺喜。

份子钱该出多少?宴席如何安排?后来跟着刘邦一起闹革命的萧何,那时候在县政府办公室管事,理所当然地筹划措置:贺礼不足一千铜钱的,萧何都让坐在下席,贺礼超过一千的铜钱的,安排坐到上席。

在乡里负责治安工作的刘邦,既没什么地位,也没什么钱财,又不好不来祝贺,边走边烧脑,到了地方,索性厚着脸皮大胆说谎:“贺钱一万!”

眼观六路的吕公,这时候已经看到了刘邦,老人家慌忙站起来迎接。为啥?因为贺礼重?不是滴,因为吕公见刘邦器宇不凡,认定将来必成大事,所以赶紧亲自把他迎到上席就坐。

宴席上,刘邦酒到杯干,谈笑自若。吕公越发中意,散席后就把女儿许配给了刘邦。这个女儿就是吕雉。

35岁的刘邦虽然还没正式结婚,但已经有了一个同居女友,且生了儿子刘肥。所以吕雉的妈妈骂吕公,说你个没脑子的老糊涂,总说这个女儿相貌不凡,应该嫁给贵人,县长对你那么好,你都不肯把女儿给他,却把她嫁给刘邦这个没出息的吃货。真是个老疯子!

吕公也不和她争辩,只说妇道人家,你懂得什么?

老爸看好的这个女儿,果然不一般。这不是说吕雉一嫁到刘家就享福了,而是说吕雉是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扛把子。

刘邦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过日子也不怎么靠谱,而且隔三差五地和朋友们喝酒吹牛,或者大包大揽帮朋友办事,所以地里的农活儿靠吕雉,家里洗衣做饭靠吕雉,他们生的一儿一女加上私生子刘肥,处处都要吕雉操心。

刘邦揭竿起事后,吕雉除了负担更重之外,还要为他担惊受怕,刘邦打败仗的时候,吕雉和公公甚至被敌手项羽绑架为人质。

不知是不是爸爸的预言鼓舞着吕雉,反正吕雉都扛下来了。

36.jpg
刘邦


一切都如吕公的预期,刘邦先是当了汉王,吕雉成为汉王妃,境遇好了很多。接着刘邦坐了天下,吕雉成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刘邦驾崩之后,吕雉被尊为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

身登大宝的儿子刘盈很温顺,但对天下大事不敏感,好多事情都要吕太后操心,吕雉理所当然地成了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

刘盈死后,吕太后则完全执掌了朝政。所以吕雉是中国历史上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

这么多的第一,司马迁能不把她列入本纪吗?

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直接点赞:“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也就是说,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吕太后不仅是个贤内助,而且在精神上给了刘邦极大的激励鼓舞。天下安定之后,有些刘邦不方便出手诛杀的大臣,也是吕太后甘背骂名,帮助收拾了残局。比如诛杀韩信、彭越。大家都说汉家杀韩信,属于“狡兔死,走狗烹”,但是,大家经常忽略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刘邦和项羽对峙时的艰难困苦时刻,命令(其实请求更符合当时的情况)身为大将的韩信、彭越发兵支援,可这两个家伙坐山观虎,按兵不动,软硬兼施逼着刘邦许诺封王之后,才发兵上阵。这样的大将,哪里有一丁点儿为主分忧的忠义之心呢?这样的大将,谁能保证一有风吹草动就不会兴兵作乱呢?这样的大将,难道应该留着让他们继续坐大自己的势力然后惑乱朝廷吗?所以,吕太后根本不等刘邦降旨,三下五除二,干净利索地灭了他们。

这样有见识、有气魄的吕雉,难道不应该进入《史记》本纪的荣誉殿堂吗?


刘邦建立了大汉天下,但苍天之下的大地,已经是千疮百孔,被战火蹂躏了N多年的百姓,除了伤痕之外,已经一无所有。看似稳固的大汉政权,其实经不起匈奴的铁蹄。所以刘邦对匈奴选择了和亲。

刘邦去世之后,匈奴更加耀武扬威。公元前192年,丧妻的冒顿单于派人给吕太后送来一封情书,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你瞧,要娶大汉太后为妻呢。真是奇耻大辱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吕太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说出兵,速速出兵!朝臣们也都群情激愤,说誓死捍卫太后尊严!

中郎将季布站出来了,他说,先皇当年和匈奴作战,始终没占上风,不得已实行了和亲政策,以此换取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如今的汉朝,军事实力依然不及匈奴,太后应该继续和亲为上啊。

吕后脸上挂不住,心上悻悻的,但毕竟,她能顾全大局,最终听从季布意见,赠给单于车马作为礼物,然后把一位宗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了单于。聪明的单于高兴地接纳了汉家女儿,并写信向吕太后致歉。一触即发的大战,最终被消弭于无形。

这样有韧性、有胸怀的吕雉,难道不应该进入《史记》本纪的荣誉殿堂吗?

39.jpg
吕太后


后世对吕太后诟病最多的,当数她对待企图为儿子如意谋取太子位的戚夫人,这一污点几乎抹黑了吕太后的全部人生。我们无意用去污粉擦亮吕太后,只是想比较一下吕太后和戚夫人在夺嫡这件事上的不同做法。

《史记》美女戚夫人如果只是个以色侍主的空壳美女,那么阅美女无数的刘邦,也不会十几年如一日宠爱戚夫人,甚至不惜为之挪动太子的地位。哪怕后人说的刘邦易太子只不过是为了讨好戚夫人而做的一场秀,也已经难能可贵。但在风云变幻的政治场上,美女哭天抹泪的小聪明,除了让皇上怜惜疼爱或心烦意乱之外,并无太大用处。所以戚夫人想让儿子当太子的愿望最终没能成功,不仅没成功,母子性命都没保住。不仅性命不保,而且临死前,戚夫人美丽的身段被截,妩媚的双眼被挖,夜莺般的喉咙被毒哑,然后被撂到猪圈里,挨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吕太后够毒,够狠,狠毒到让人哑口无言。但吕太后只是凭着恶毒狠辣,就能稳固自己儿子的太子位吗?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那么吕太后的智力和戚夫人也差不多。而且如果戚夫人哭闹不能成功,吕太后采取和她差不多的手法,也必定不能成功。

那么,最后成功的吕太后,与戚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高明在什么地方呢?历史是这样记载的,说吕太后为保儿子的太子之位,大伤脑筋,想来想去没办法,最后找娘家哥哥商量,娘家哥哥给她支了一招:去找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啊。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在吕太后的苦苦哀求下,正在辟谷修行的张良伸出四个手指,说“商山四皓”。

当四位白发飘飘的老人陪着刘盈出现在国宴上的时候,刘邦一下子没了脾气,他对戚夫人说,人家的羽翼已经长成了,没办法了,你死了这条心吧。

37.jpg
刘盈


四个摇摇欲坠的老头儿,怎么就能让威仪天下的刘邦熄火儿呢?要知道为了劝谏刘邦,太子的老师刘敬曾经对刘邦以死相逼,都没能让刘邦回心转意呢。原来,刘邦曾经邀请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朝中为官,说即使不干事,给朕出出主意,规谏一下朕的过失也好嘛,也能给全国人民做个好榜样。但是,这四个老头儿倔得很,死活不上刘邦的台面,为了表示自己的决绝,竟然拖着一把老骨头跑到深山里躲了起来。

现在倒好,对自己躲之唯恐不及的老神仙,竟然中规中矩地唯太子马首是瞻,这说明刘盈已经赢得朝廷内外举国上下的人心啊。怪不得刘邦要感叹,人家的羽翼已经长成了呢。

我们且不去探究吕太后到底使了什么手段,把这四位走过人生千山万水,阅尽世上烟雨风云的老人请到朝中,心甘情愿为刘盈站台,只是这一招的效果,实在是太过高妙,让所有人,服气的,不服气的,都不得不服气。

到此为止,戚夫人所表演的,是名不正、言不顺、恃宠而骄而夺嫡的闹剧。而吕太后高调秀出的,则是沧桑人间,正道在我的正剧。

这样有谋略、有担当的吕雉,难道不应该进《史记》本纪荣誉殿堂吗?

或许你觉得这些都是宫斗的结果,吕太后是胜者为王的翻版。倘若如此的话,那么,我们还是看看司马迁自己求证的结果吧,这可是所有进入《史记》名人堂的重量级武器。进入《史记》本纪荣誉殿堂,更需如此。



《史记》每一篇文章的结尾,都有一个总结性的段子,以“太史公曰”打头,以盖棺定论结尾。惜墨如金的司马迁是怎么评价吕太后的呢?他说,吕太后统治时期的汉朝,“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24个字,简直是在大吹大擂歌颂吕太后啊。试想,谁能够不颁发或者极少颁发法律包括发号施令,就能让天下太平无事呢?谁能够做到极少动用刑罚,就能让天下人很少或者基本不犯罪呢?谁能够不吆喝不强迫就能让百姓们勤劳务本丰衣足食呢?吕太后做到了。除此之外,吕太后还鼓励民间藏书、献书,为商人松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等等。

这样高超的政治手腕,这样炫目的政治业绩,还不足以进入《史记》本纪荣誉殿堂吗?

由此看来,吕公真是好眼力。

吕公首先发现自家女儿不一般,所以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他要给女儿找个能让其发挥聪明才智的夫君,从而搭建女儿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其成就一番空前绝后的伟大事业。

多英明的父亲啊。

读史卿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吕太后阴柔不足,阳刚有余。因为阳刚,所以她能扛起人生任何阶段的天,剪除人生路上的敌人。而且,在所有的艰难困苦中,吕太后一直和天下大义紧密相连。她不是攀附的凌霄花,她是铜枝铁干一棵树,以大汉的太后站成了永恒。
空前绝后吕坚强,决非心狠手辣这么简单。

图:源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82

帖子

101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17
damazx2023 发表于 2023-7-30 00:34:11 显示全部楼层
她狠,不假。
她的狠名早就“名垂历史”了。
但的狠,源于两件事:
一件是杀害大汉功臣,比如韩信。但是,如果你了解韩信功成名就之后的所作所为,或许有另外的想法。
另一件事是,残酷迫害其爱情对手戚夫人。戚夫人的下场太惨,惨不忍睹,惨不可言。但是,如果你了解戚夫人为了自己的儿子上位,不惜打压已经在太子位待了很久,学习了很多,又没有什么明显过错的另一位母亲的儿子,而且如果更换太子,有可能引发大汉帝国安危,你不觉得,对于另一位母亲来说,对于大汉帝国来说,被害人难道不是更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82

帖子

101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17
damazx2023 发表于 2023-7-30 00:36:54 显示全部楼层
吕太后是吕坚强。
吕坚强的苦,
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太史公给予吕坚强的高度评价,
是以吕坚强的坚韧不拔艰苦卓绝换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