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看: 2306|回复: 0

和奶奶拍了13张合影,每一张她都在笑 | 记者过年

[复制链接]

和奶奶拍了13张合影,每一张她都在笑 | 记者过年

发表于 2024-2-17 01:05:56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
2306 0 查看全部




11.jpg
2024年2月10日,大年初一。奶奶在报纸上找我的名字。(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图)

“闰荣,今年人到齐了,你看到应该很开心吧。”除夕夜,我奶奶举着三炷香,朝门前拜了几拜。

闰荣是我的爷爷,中风半年多后,于2020年12月去世。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在黑龙江出第一趟真正意义上的差,成天为采访焦头烂额。尽管离家之前,我再三叮嘱,如果发生意外,不得瞒报“军情”。但知道爷爷去世的消息,已是数月之后了。

在村民朴素的评价体系中,我父亲请来保姆照顾爷爷,还时常探望,这就是个孝顺的儿子。有些同村人,由于生活的窘迫或是工作的繁重,疏于照料家中老人,就属于“不太孝顺”。

爷爷逝世后,奶奶就成了农村独居老人。更确切地说,是有多种慢性病、罹患卵巢恶性肿瘤、80岁高龄的农村独居老人。

这种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我都给她打上一个电话。对话内容几乎是固定的,一通电话不超过三分钟,问得最多的一句是“侬身体好伐”,只要那头传来她的声音,心里的石头就放下了。

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她就打来电话,“囡囡,今年回伐回来?”得知我要回来,她还是不放心,“票买了没有,几号回来?”

由于各种原因,过去几年春节,在外地定居的两个姑妈,一家三口都没来齐。这次十口人团聚,奶奶家的五个卧室反倒显得局促,我们三个平均年龄29.5岁的孙辈只能和父母挤在一屋。

奶奶是最高兴的那个人,早早托人买了只土鸡,请人包了粽子,又亲手做了一大盆蛋饺。

我见过她做蛋饺。脚边放着煤饼炉,左手拿一柄铁勺,右手用筷子夹起猪油,借炉子的火力润一下勺子。再用另一个勺舀出蛋液,摊在铁勺上,摇晃成圆圆的蛋饼。夹一小坨肉馅,搁在蛋饼上。趁蛋液还未完全凝固,用一根筷子,将蛋饼粘成饺子的形状。

做这一盆蛋饺,需要十足的耐心。外面的蛋饺和奶奶包的是两种口味,不知是不是因为盼着我们回来,里头藏着思念的佐料?

除夕下午,同之前每次见到她一样,她先是把我的手攥在手心,眼睛望着我,“回来哉”。然后再后退一步,端详一会儿,说声“胖了”或是“瘦了”。

夜色四合,一家人围坐桌边,大快朵颐。农村的鸡有肉香,菜有清甜味,都是城里尝不到的味道。年夜饭由小姑父掌勺,奶奶也难得吃到这些,说平日一个人懒得做饭,总吃泡饭对付一口,今天是沾他的光。

在村里,像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儿孙们都在外地,只在年节时回乡。每到春节期间,镇上甚至还要堵车。村里也不好停车,除了绍兴本地的车牌,还多见宁波、杭州、上海的牌照。等到过完年,人和车又像潮水一样退去,村庄又恢复了平日里空空荡荡的状态。用奶奶的话说,六十多岁还算“年富力强”,不少这个岁数的人还在外面打零工。因此,留在村里的老人都是实在无法再出卖劳动力的“中高龄老人”。

根据民政部2022年发布的消息,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我国空巢老年人占比已超过一半,部分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过70%。

如何让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过上有品质的老年生活,在失去自理能力后仍有兜底性保障,似乎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奶奶平时一个人做饭嫌麻烦,在大年初一早上,却给我们几个孙辈煮了桂圆烧蛋。这是浙江一带招待新女婿的早餐,我们不是新女婿,但却是她心中的贵客。

上了岁数,家里又冷清,奶奶更喜欢热闹。她讨到了隔壁邻居家的无线网密码,在姑妈的教学下,学会了蹭网刷短视频。有事没事,手机里放着直播,算是生活中的背景音乐,这成了她不多的乐趣。

大年初二,吃过午饭,我和父母捎着两个堂姐先行回城。奶奶一直念叨,“今年人齐,拍个合照。”有个亲戚,喝饱了酒,自告奋勇做摄影师。在一连拍下的13张照片里,有人眯着眼,有人被挡住了脸,只有奶奶在每张照片里都咧着嘴笑。

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 来源:南方周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